发布时间:2021-12-20
双流区周晓玲工作室自2009年成立以来,已在课堂教学研究的路上行走了10余年。在区教育局领导亲切关怀下,在研培中心名教师工作室管理办领导的指导下,沐浴着各学员所在学校校长的关爱下,以“体验丰盈和谐的语文生命意趣”为愿景,以“学习的乐园、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为宗旨,秉持“研学一体、互融共生”的理念,致力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
十余年里,工作室从规范走向精细,从精细走向研究,从研究走向特色,逐步形成了聚焦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融合语文”教学主张。基于融合语文的教学主张,立足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着重突出“融合发展”这一理念,系统建构教学观念、课堂结构和教学策略。
为了让研究更落地、更专业,辐射影响更多的老师,特申请区级课题研究《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融合语文”实践研究》,于2019年9月顺利开题。开题后,以每周二的工作室常规研修为阵营,以“四结合”为研究路径,让课题研究在聚焦问题中细化目标,行走在融合语文教学研究之路上。
为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做好课题研究报告,顺利度过结题阶段,周晓玲名师工作室特邀原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刘旭所长莅临双流区实验小学外国语学校指导工作室的区级课题研究工作,周晓玲导师带领工作室学员们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与专家互动交流,汇报工作室区级课题研究成果,为结题阶段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室学员们提出了各自在研究中遇到的困惑,在刘所长的启发引导下,学员们都正视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积极改正。周晓玲导师也将自己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想法和心得与刘所长进行了交流。
刘旭所长在仔细聆听周导和学员们的分享之后,他表示,老师们钻研的精神、扎实的工作,为课题的结题做出了良好保证,并对课题进行了可行性评议和指导。刘所长作为科研方面的专家,分别从研究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真实性、思维层次判断、结题角度、课题成果展示等方面,启发大家在研究中还可以充实一些内容、拓展一些思路,并对课题研究中许多细节问题,提出了宝贵的前瞻性建议。他建议:报告的标题要准确、严谨;篇幅布局类似“红酒杯”,撰写格式要规范;主体部分的撰写要阐述清楚、案例详实;研究成果分为“四个维度”等等。工作室学员们在刘旭所长逻辑紧密、娓娓道来的指导中获益匪浅,真实的收获氤氲成最美的气息,萦绕在民主空间。
在周导和刘所长的引领指导下,课题组的学员们更加明晰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大家纷纷表示,要珍惜此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将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尽快消化、吸收,让课题研究的成果在课堂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文图:王甜甜 编辑:小半 责编:付艺薇 来源: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外国语学校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四川行知教育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30294号-1 站长统计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传媒集团)红星国际3号楼1405-1409 邮编: 电话:028-86624500 13348897983
成都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