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02
2021年11月29日下午,双流区实验小学(东区)开展了11月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黄荷校长及全体班主任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培训由德育处林红丽主任主持,学校再次邀请到路林老师主讲。活动共有三项议程:第一项是“听”,聆听路林老师带来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个案;第二项是“论”,老师们集思广益,与路林老师进行互动,对理论展开思辨;第三项是“问”,老师们就自己的班级管理及教育活动中遇到的一个个问题,与路老师进行交流探讨。
首先,路老师抛出家长的问题“一年级的孩子能自觉学习吗?”借此,带老师们温习了儿童身心发展的普遍规律,即认知能力、情绪情感、意志行为的发展都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的。应用到教育活动中,就是要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去教育,逐步提高对孩子的要求,耐心等待,避免拔苗助长。
接着,路老师阐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即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每一个阶段都是上一个阶段的延续,同时又是下一个阶段的开始。在当今社会,孩子加速发展的进程中,老师们要提前准备,以帮助孩子适应各阶段的衔接和过渡。
儿童身心发展还遵循着不均衡性、稳定性以及可变性,量变到质变是需要很多积累,所以老师们要有长远的、发展的眼光,孩子的进步与成长需要耐心的等待。尤其是在“双减”之后,老师们更不应急于求成。
理论学习之后,老师们就“木桶效应”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从教半生的骆老师,带着满腔真情呼吁大家保护孩子的自尊与自信,慎用“短板”一词;黄校长通过一个生动而富有哲理的故事,引导老师们思考,老师们要看到孩子的个体差异性,别逼孩子做“会飞的鱼”,要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存在,用对力气比用多少力气更重要,老师们要看到孩子的优势在哪里,去帮助孩子发展优势智能。骆远明老师的呼吁,黄荷校长的故事,感动了在场的每位老师,现场不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老师们在理论学习后,从实际出发,与路老师交流了教育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谭长雨田老师质疑如何看待三年级孩子的多动现象;张洪霞老师困惑如何培养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刘莉娟老师期望获得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技巧。路老师一一解答,逐个分析了学生行为背后的生理和环境原因,给出了专业的意见供老师们参考。
实小(东区)的老师们始终相信教育的力量,用耐心浇好每一滴水,用真情静待每一朵花开。
撰稿:黄晨宇 配图:林红丽 审核:黄荷 魏莅雨 谭鸿鹆
编辑:小半 责编:付艺薇 来源: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东区)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四川行知教育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30294号-1 站长统计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传媒集团)红星国际3号楼1405-1409 邮编: 电话:028-86624500 13348897983
成都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