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02
冬日暖阳下,校园的银杏已片片金黄,黄得绚烂,黄得耀眼,黄得惊艳!为促进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与常规教研的融合,增强教师的专业研究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继续探索诗歌教学在“教学评一致性”下的实践和应用,2021年11月25日下午,九江小学多功能厅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语文诗歌课堂教学实践研讨暨骨干教师献课活动。
本次活动由学校诗歌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组承办,课教处副主任程沙主持,在老师们的期待中,主持人宣布了此次活动内容为:“教学评一致性”下的三堂诗歌教学课例展示——古体诗、儿童诗及现代诗教学,此次活动课题组全体成员及语文老师全程参与。
第一节课是由方萍老师带来的古体诗课例《石灰吟》。上课伊始,方老师别出心裁地出示了一则“招聘于谦纪念馆讲解员” 的广告,一下子就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方老师带着孩子们进行了一系列紧张的培训工作——理解石灰有层次;读懂诗人明志向;读好诗歌有感情。方老师别出心裁,打破了常规的一字一句理解古诗意思的老思路,抓住三个重点词语——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通过想象画面,结合图片顺理成章地在朗读中理解了古诗的深意,体会了诗歌的情感。古体诗教学也可以上得如此生动,如此有趣,方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第二节课的儿童诗歌课例展示《青蛙写诗》由周佳老师执教。周老师紧抓本课教学重点,按照“认知——实践——迁移”的方法,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让孩子们明白了逗号,句号,省略号的写法和作用,激发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在创编环节,逗号在小朋友眼里可以是发芽的种子,可以是吹的口哨,还可以是扎线的气球……孩子们随手即兴创编,赢得了所有老师的连连称赞。瞧!周老师还运用儿童话的语言,点燃了小朋友们创作的灵感,孩子们频出金句,周老师上出了儿童诗的诗情画意。
最后一节课现代诗课例由李金秀老师承担。李老师执教的《短诗二首》——来自冰心母亲题材的组诗《繁星》。李老师以第一首诗歌《繁星》(七一)为例子,从短诗的内容和格式入手,引导学生总结出短诗的特点。通过反复朗读,联系生活和想象画面,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情感。再用这种方法,小组内学习第二首古诗《繁星》(一五九)。其中理解诗句“心中的风雨”时,一度把孩子们的情绪带到了高潮,和作者达到了情感的共鸣。即刻,李老师马上让孩子们仿编诗歌,激活了孩子们的创作源泉,真挚地写出了一个个感人的母爱画面。
本次活动紧凑圆满!课后,课题组对这三节课进行了高度地评价,也获得了在场老师的一致肯定。通过一次次研讨,打磨,教师在设计课时紧扣诗歌的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堂展示和评价,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做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真正实现向课堂要实效的目标。
本次研讨活动为更好地推进诗歌教学提供可借鉴的方向,让更多的学生真正爱上诗歌,受益于诗歌!
撰稿:王桂平 配图:周 娟 审核:宋 杨
编辑:小半 责编:付艺薇 来源:成都市双流区九江小学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四川行知教育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30294号-1 站长统计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传媒集团)红星国际3号楼1405-1409 邮编: 电话:028-86624500 13348897983
成都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