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02
2021年11月26日上午第三节课,实小东区二年级数学老师在学校教导处代谢英主任的带领下,走进二年级(3)班的教室,聆听刘茜老师执教《买球》一课。
上课伊始,刘老师创设了运动会购买体育器材的情境,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饱含激情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接着,刘老师再出示小小商店,以“从图画中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等问题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思考、探索。
刘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每个足球8元,买8个足球一共要花多少钱?虽然学生能很快说出了答案,但刘老师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进一步追问:“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呢?”引导学生根据已有学习经验,总结出乘法的计算方法。
新课标要求“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在本课教学8和9的乘法口诀时,刘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编口诀,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自我构建知识、自我完善知识结构的平台。课堂中,刘老师在学生学习了2-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大胆地让他们尝试编写关于8和9的口诀,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记忆。这样,乘法口诀不再是依赖教师的讲解,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获得,学生充分地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的学习过程,学生的探索欲望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最后,刘老师让孩子们观看视频学习手指操,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更加快速地记住了乘法口诀。
课后,代主任和二年级数学老师们进行了课例讨论。老师们就刘老师这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如: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规律,着重引导学生发现9的乘法算式的特殊规律,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手指操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思;课堂中还可以将数学知识进行拓展,借助关于螃蟹的儿歌,拓展到“一只螃蟹一张嘴,两只眼睛八条腿……”等。
通过这样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老师们在不断地思想碰撞中,激发出创新的火花,达成最优化的教学共识,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做到“教学评一致”性,提高课堂质量。
图文:成林玫 审核:黄荷 魏莅雨 谭鸿鹆
编辑:小半 责编:付艺薇 来源: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 (东区)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四川行知教育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30294号-1 站长统计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传媒集团)红星国际3号楼1405-1409 邮编: 电话:028-86624500 13348897983
成都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