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24500 87512291 13348897983

投稿邮箱:sctxzvip@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名家之声

名家||激励是最好的教育

      

        关于“激励”重要性的认识有很多,它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满足对方的期待,以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

       这是一则古希腊神话故事。

       塞浦路斯的国王皮格马利翁是一位有名的雕塑家,他精心地用象牙雕塑了一位美丽可爱的少女。他深深爱上了这个“少女”,并给她取名叫盖拉蒂。他还给盖拉蒂穿上美丽的长袍,并且拥抱它、亲吻它,他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少女”接受。但它依然是一尊雕像。皮格马利翁感到很绝望,他不愿意再受这种单相思的煎熬,于是,他就带着丰盛的祭品来到阿佛洛狄忒的神殿向她求助,祈求女神能赐给他一位如盖拉蒂一样优雅、美丽的妻子。他的真诚期望感动了阿佛洛狄忒女神,女神决定帮他。

       皮格马利翁回到家后,径直走到雕像旁,凝视着它。这时,奇迹发生了!雕塑盖拉蒂的脸颊慢慢地呈现出血色,它的眼睛开始释放光芒,它的嘴唇缓缓张开,露出了甜蜜的微笑。盖拉蒂向皮格马利翁走来,她用充满爱意的眼光看着他,浑身散发出温柔的气息。不久,盖拉蒂开始说话了。

       皮格马利翁惊呆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上帝!皮格马利翁的雕塑成了他的妻子。


       罗森塔尔效应

       1963年,罗森塔尔和福德告诉学生实验者,用来进行迷津实验的老鼠来自不同的种系:聪明鼠和笨拙鼠。实际上,老鼠来自同一种群。但是,实验结果却得出了聪明鼠比笨拙鼠犯的错误更少的结论,而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对学生实验者测试老鼠时的行为进行观察,并没发现欺骗或做了其他使结果歪曲的事情。似乎可以推断,拿到聪明鼠的学生比那些拿到笨拙鼠的不幸学生更能鼓励老鼠去通过迷津,也许这影响了实验的结果,因为实验者对待两组老鼠的方式不同。

       1968年,两位美国心理学家来到一所小学,他们从一~六年级中各选3个班,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发展测验”。然后,他们以赞美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老师。8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情感、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关系也特别融洽。

       实际上,这是心理学家进行的一次期望心理实验。他们提供的名单纯粹是随便抽取的。他们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坚定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虽然教师始终把这些名单藏在内心深处,但掩饰不住的热情仍然通过眼神、笑貌、音调等,滋润着这些学生的心田,实际上他们扮演了皮格马利翁的角色。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因此变得更加自信,奋发向上的激流在他们的血管中荡漾,于是他们在行动上就不知不觉地更加努力学习,结果就有了飞速的进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在教育的过程中,多给学生激励,就是给学生积极的暗示。过多的批评,则是消极的暗示。

       批评过多,不仅给学生消极的暗示,而且很容易形成“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径自离开了。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老师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逆反心理和行为。

       可见,老师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正如罗森塔尔效应一样,如果一个老师经常反复训斥学生,可能给学生反向的“期望效应”。这个学生将来真的可能变成一个“坏孩子”。


       激励改变我的命运

       笔者的命运也许就是老师在关键时候的激励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我1979年高中毕业参加当年高考,成绩非常差,当时对是否能够上大学,好像没什么感受。回到农村家里,父母看着瘦弱又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的我,禁不住哀声叹气。好心的姐夫给我置办了一套木匠工具,要我学木匠。我一点兴趣没有。父亲找到我们乡一位养蜜蜂的师傅,要我跟着学习养蜜蜂。

       大约两三个月时间,我跟着师傅住在半山上的养蜂场,环境倒是不错,工作也还轻松。可是,每天除了嗡嗡的蜜蜂和偶尔的狗叫,那寂寞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忍受的。

       这时我终于明白:自古华山一条路。要想改变命运,只有考大学!

       回到家,我找到父亲,坚决要求复读。父亲尽管对我是否能够考上大学没有把握,但他向来对子女的学习都是很支持的。

       我回到原来读高中的学校,找到对我还算不错的语文老师。老师把我的情况对校长说了,可校长坚决不收,说我这个分数,复习几年也没用。

       我回到家,不敢跟父亲说实话,只是说我们学校招满了,没有座位。

       父亲找到我们乡一个“右派”,刚落实政策在县城另一中学教历史的谢老师。谢老师“右派”还乡,生活很惨。父亲读书不多,但对文化人很是尊重,对所谓“右派”也不例外。谢老师当然念及这份情意,铁了心要帮我。

       当天我就背上行李,去了谢老师所在的学校,和谢老师吃住在一起。

       可是,当谢老师找到校长要求解决我复读的事时,问题再次出现了。校长看看我的高考成绩单,坚决不收。说这个分数,复习几年也没用。

       “右派”都当了,可能也没什么可怕的。谢老师说:“不管他,你就在我班上听课就是。”大约悄悄旁听了一周左右的课,我还是被校长发现了。校长要求当天必须把我赶出学校。

       我伤心至极,也灰心至极,觉得自己给老师添了麻烦,也觉得自己真的没希望了。可谢老师总是乐观的样子。他对我说,“没关系,明天我陪你去太平中学。”

       我好担心,要是太平中学也不要我咋办?谢老师倒是很有把握。原来太平中学的校长也曾是“右派”,他们曾被关在一个牛棚里。有这样的关系,校长再没有问我的高考成绩了。我顺利进入学校的复读班。其时,已届中期考试了。

       周末回家背口粮。为一件小事,向来平和的父亲暴怒。父亲骂我,“冤枉花家里的钱。”母亲也火上浇油。说,“要是你考上大学了,我背起你在村子里跑三圈。”

       我没有眼泪,只是觉得要再试试才安心。

       回到学校,中期考试的成绩出来了。非常意外的是,班主任胡老师在总结中期考试时,居然把我表扬了一通。大意是说,我一来就参加考试,比一些复习了半学期的同学还考得好。

       我心里真是从未有过的幸福。

       晚上,我给父亲写了一封长信,大意是说老师怎么表扬我,老师怎么对我好,我自己很有信心,希望父母相信我。

       没想到几天后,向来晕车厉害的父亲从几十公里之外跑到学校来看我。父亲还带来了一些香肠,对我信里提到的老师一一表示感谢。父亲对我没多说什么,只是叫我安心学习,家里的事不用操心。

       给我印象更为深刻的是:又到一个周末,我又该回家背口粮了。胡老师拍着我的肩膀说,“这周回去和你家长商量一下,我建议你把名字改一下。”

       我问:“为啥要改名呢?”

       胡老师说:“我觉得你今年有希望。把名字改一下,可以作为我们学校的应届生。”

       其中的缘由我当时不是很懂,印象深刻的是老师说我“今年有希望”。

       所以,根据母亲的意见,我的名字由“杨学东”改成了“杨东”。

       几个月后,高考成绩出来了。我真的考上了!尽管只比专科分数线多了几分,但这足够了。它是两种截然不同命运的的界河,所有过去认识我的老师无不意外。

       后来从事教育研究,接触到“罗森塔尔效应”。我的胡老师不就是我的“罗森塔尔”吗?我恨不得马上回到胡老师的身边,向他再说一声“谢谢”。我相信,这一次的“谢谢”,一定比过去说得更加真诚和美丽。

       然而,向来身体很好的胡老师已经逝世。我好想问问他:“那么多人都觉得我没有希望,为什么唯你觉得我有希望呢?”

       这是我生命中的遗憾!

       “皮格马利翁效应”提醒我们: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是成功的先决条件,所以,不管是家长、老师,还是管理者,都应该切记:不要视别人的自尊心、自信心为儿戏,因为要想让一个人重建自信,不知比破坏一个人的自信要难上多少倍。

       卡耐基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在他9岁的时候,父亲又娶了一个女人。继母刚进家门的那天,父亲指着卡耐基向她介绍说:“以后你可千万要提防他,他可是全镇公认的最坏的孩子,说不定哪天你就会被这个倒霉蛋害得头疼不已。”

       卡耐基本来就打算不接受这个继母,在他心中,一直觉得继母这个词会给他带来霉运,但继母的举动却出乎卡耐基的意料。她微笑着走到卡耐基面前,摸着卡耐基的头,然后笑着责怪丈夫:“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你看哪,他怎么会是全镇最坏的男孩呢?他应该是全镇最聪明最快乐的孩子才对。”

       继母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卡耐基,从来没有人对他说过这种话啊,即使母亲在世时也没有。就凭着继母这一句话,他和继母开始建立友谊。也就是这一句话,成为激励他的一种动力,使他日后创造了成功的28项黄金法则,帮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走上成功和致富的光明大道。


       作者:杨东

       成都师范学院高级讲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兼课题办主任,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秘书长。主要著作有《旁门正道——教育变革的智慧》《跨世纪的忧患——中国社会问题与教育》《农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中国当代新教学法大全》《新课程教学基本策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