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21
2025年5月15日,成都市双流区东升迎春小学作为小学唯一代表在区教育局主办的“家庭教育 美好模样”为主题的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中,分享交流《构建家校社育人新生态 校家社“三位一体”的迎春小学实践探索经验》,受到与会专家和领导的高度肯定。
在分享交流中,迎春小学专职副书记成朝忠抓住两个关建词:打破、协同,围绕“为什么要做?怎么样做?做得怎么样?”三个方面作阐释,聚焦从改变单一家庭支持到多资源供给的育人生态,形成教育合力。
01为什么要做?
时代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校家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
现实必然:迎春小学地处空港商务区,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期待值高。在区域城市化进程中,生源构成、家庭结构和家长素养等要素与现代教育需求存在裂缝,校家社整体联动“二元”对立、拉锯内耗,孤岛现象突出。
02怎么样做?
锚定一个目标:全面参与改善提升教育供给能力
通过系统化的课程活动开发与实施,逐步提升教师(学校)、家长(家庭)和社区(社会)三主体家庭教育服务的能力,家长能正确认识孩子成长发展规律;社区功能内化,能主动提供多元丰富的教育支持,协同学校课程与活动构建,促进区域家庭素养全面提升。
定制系列课程:精准靶向闭环设计
一是精准问题导向,整体联动施策
二是精准课程设置,确保实施质效
三是精准党建联建,聚焦解决辖区家庭共性教育需求
四是精准特需关护,分类重点纾困
五是精准评价激励,建立共治氛围
03做得怎么样?
凸显价值:凝聚协同共育合力
(一)协同共育生态圈,正成为解决内耗的能量场
(二)协同共育交流圈,正成为提升质量的引力场
(三)协同共育指导圈,正成为成果孵化的温度场
迎春小学通过对家校社工作主动作为,共育氛围更加浓厚,关系更加融洽,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期待趋于合理,对学校办学满意度也不断提升,家庭、社区教育正成为孩子成长的第二大课堂,家校社共融的良好生态,正向着办一所行走在春天里的高品质学校迈进。家庭教育是一场漫长而温暖的修行,关于家庭教育的探索之旅,我们一直在路上。
来源:成都市双流区东升迎春小学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四川行知教育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30294号-1 站长统计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传媒集团)红星国际3号楼1405-1409 邮编: 电话:028-86624500 13348897983
成都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