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24500 87512291 13348897983

投稿邮箱:sctxzvip@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头条

川大西航港实验小学——文化滋养创意 艺术融合创新

为深化美术教学改革,促进传统文化与创新思维的有机融合,4月17日,“以文化滋养,创意绽放——美术教学中的文化融合和创新思维”主题美术教研活动在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成功举行。本次活动通过三节生动精彩的美术课例展示,展现了美术教师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中的探索成果,吸引了全区近百名美术教师参与观摩研讨。


第一节课:汉字之美,创意生花

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的秦倩芸老师与四年级12班的孩子们共同呈现了《汉字的联想》一课。课堂以汉字为载体,引导学生从象形文字的演变中感悟传统文化魅力。孩子们通过观察甲骨文、篆书等字体结构,将汉字与自然物象、生活场景巧妙结合,创作出充满想象力的“汉字画”。秦老师通过跨学科融合,让学生在美术创作中深化了对汉字文化的理解,展现了“以美育人”的教学智慧。





第二节课:诗意水墨,意境悠远

双流区西航港小学熊枭枭老师携手三年级7班学生带来《蛙声十里》一课。课堂以齐白石名画为切入点,将中国水墨画的留白意境与诗词美学相结合。学生们通过墨色浓淡的变化表现“蛙声”的听觉意象,在宣纸上挥洒出富有童趣的夏日荷塘。熊老师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中“虚实相生”的审美理念,让水墨画教学成为培养文化自信的生动实践。





第三节课:巧思设计,童心飞扬

田雨鑫老师与二年级17班的孩子们共同打造了《创意小手表》一课。课堂以“哪吒”为导入,“时间”为主题,鼓励学生将个人生活体验融入设计:有的作品以树枝为表带,有的将表盘变成小猪佩奇……田老师通过项目式学习,启发学生用环保材料、综合技法表达独特创意,展现了美术与科技、生活的多元融合。





研讨交流:共话美育新方向

课后,郭旭、詹小宁两位老师代表参会教师,根据以上三节课例,围绕“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的当代转化”“创新思维培养的有效路径”话题展开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区美术教研员文旭东、区美术教研员陈锦、区名师工作室导师刘德亮,总结指出:三节课例分别从文化根脉为课堂滋养内容、多元化融合为学生拓宽视野、用AI为课堂赋能,诠释了美术教育的深度与广度。教师需以文化为底色,以学生为中心,让课堂成为激发创造力的沃土。




此次教研活动充分彰显了双流区美术教育“以文化人、以美育心”的实践成果,通过“创意与文化的融合”这一主题,整个美术教研活动不仅能够有效串联起三个不同年级的课程内容,还能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同时,加深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对未来世界的无限遐想。这样的活动既富有教育意义,又充满乐趣和创意,有助于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美术学习环境。为区域美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双流区美术教师们将继续深化美术教学改革,让传统文化与创新思维在课堂中绽放更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