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24500 87512291 13348897983

投稿邮箱:sctxzvip@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头条

双流区永安小学:家长要这样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而家庭教育关系孩子终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为进一步增强学校和家庭建立起和谐、紧密的沟通联络关系,共同培养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孩子,永安小学为老师和爸爸妈妈们带来了一本非常有实操性的家庭教育书籍——《家庭教育指导手册》。

双流区永安小学:家长要这样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套丛书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家庭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全面论述了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旨在引导和帮助广大家长、校长、教师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家校共育思想,学习家庭教育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有效的家庭教育和家校合作的手段及方法。

本期永安小学推送的是小学低段篇之培养学习习惯哟~家长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是孩子第一次接触系统的学校教育,是孩子从以玩为主的幼儿教育到以学习为主的学校教育的过渡阶段。与学龄前的孩子相比,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例如,小学生的注意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和过渡,有意注意的时间较学龄前更长,低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可持续20分钟左右;思维能力进入具体运算阶段,能够基于客观事物和经验进行推理;在成人的引导下,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学习方法等。

但是,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个体,孩子各方面发展还具有局限性。在小学低段,相较于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更应该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认真听讲、喜欢阅读等),并根据孩子自身的成长规律和发展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指导。

家长应有合理期待,用全面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评价孩子,增强孩子的学习信心。

本专题围绕小学低段孩子学习的特点和家长在指导孩子学习方面容易陷入的误区,选取了培养学习习惯、遵守课堂纪律、创设学习环境、学会专心听讲、科学辅导功课、选择兴趣班、激发阅读兴趣等主题进行分析。并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引导家长尊重孩子学习的规律和节奏,注重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强调家长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采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

本期「培养学习习惯」案例

方方妈妈回家后,看到方方正在看电视,便立即关上了电视机,跟方方说:快点儿去写作业!

过了一会儿,方方妈妈又看到方方整个人趴在桌子上,歪着头写字,便又压住心中的怒火走过去提醒方方:写作业的时候不要靠桌面那么近,你的脸都要贴在本子上了!!!

方方起身露出作业后,方方妈终于忍不住冲方方发了脾气:你的字怎么写得这么潦草?这个字你都写到田字格外面去了!给我擦掉重新写!!!好好写!!!

面对写个作业状况百出的方方,方方妈妈既生气又不知所措。

解 析

学习习惯是后天逐渐养成的与学习行为相关联的习惯,这些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变成一个“自动化”的过程,即使家长不在一旁监督和提醒,孩子也能够自觉地做到。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保证孩子的学习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小学低段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需要家长尤其重视。

在这个案例里,方方回家先看电视不写作业、写作业时坐姿不正确、字迹潦草,诸如此类的行为在许多孩子身上都会出现,究其原因,其实是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孩子的学习负担相对较轻,需要培养的学习习惯更多的是基本的学习习惯,即孩子为了适应学习生活而必须具备的基本习惯,偏重于行为的规范。

知道了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家长应该用什么方法应对呢?一起来看看吧!

家教指导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想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需要先了解习惯养成的三个关键步骤:即提出要求、建立契约、及时反馈。

1.提出要求

提出的要求越正面、具体和合理,孩子越能够明确要求,做得更好,也越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谓正面,就是在告诉孩子要求时,采用正面的表述,尽量不出现“不”“别”等否定的表述。例如,“写作业时腰要挺直”比“写作业的时候不要靠桌面那么近”要好。

所谓具体,就是提要求时要描述出明确的、清晰的、具体的内容,尽量避免概括的、含糊的要求。例如,“书写工整,字要写进田字格里,写错了擦干净再写”比“好好写作业”更具体。

所谓合理,就是所提要求要考虑孩子实际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例如,低年级的孩子注意维持时间一般只有15-20分钟,要求孩子“持续写一个小时的作业才可以休息”就违反了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是不太合理的要求。

2.建立契约

孩子在习惯养成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无法坚持,缺乏恒心,因此在父母的提醒和监督之外,签订契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契约是父母和孩子共同讨论要达到的目标和具体的要求之后,签订的一个书面协议。

其内容主要包括六大部分,分别是

A、契约的有效期(如“在家的时间内”)

B、孩子的行为习惯要求(如“放学回家后休息20分钟就开始自觉写作”“有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C、孩子完成要求后可获得的奖励(如“每天完成任务后,会给我积分奖励”“积分达到一定数额后,可以兑换商量好的奖品”)

D、孩子未完成要求后应受的惩罚(如“如果不能完成任务,就按规则扣除积分”)

E、家长的行为习惯要求(如“孩子培养习惯期间,保持耐心,不发脾气”)

F、家长未完成要求后应受的惩罚(如“如果不能完成任务,将陪孩子做一个手工”)

契约制订好之后,把契约打印出来签上双方的名字,贴在家中显眼的位置。完成这一仪式后,孩子会意识到培养习惯是一件正式的、严肃的事情,自己和父母都有各自需要做的事情,就会产生内部的约束力,进而更好地坚持。

此外,父母的好行为和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反之,父母的不良行为则产生消极的作用,因此在签订和执行契约的过程中,父母需要以身作则,严格地遵守契约,给孩子做一个榜样。

3.及时反馈

反馈指父母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奖惩等方式,及时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行为表现情况,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还需要调整,有助于让孩子更好地掌握要求,强化正确行为进而形成习惯。

例如,当孩子按照契约完成当天的任务后,家长应及时表扬孩子,告诉孩子哪里做得很好,按照契约获得哪些奖励;如果孩子没有完成任务,家长就要及时地指出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但家长要注意方式方法,例如,在给予反馈时,尽量描述孩子的具体行为,给孩子提出改进建议,不给孩子“贴标签”等,这样反馈的效果会更好。

家庭,一切教育的基础希望《手册》的分享,能带给爸爸妈妈们能量。愿每一个孩子都成长为心怀感恩朝着明确美好的目标逐步向前的孩子。



编辑:虹越

责编:叶茂

来源:双流区永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