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24500 87512291 13348897983

投稿邮箱:sctxzvip@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头条

初心教育|希望工程推出“百万爱心行动”计划

心形的海浪托起一轮喷薄而出的太阳,邓小平手书“希望工程”及希望工程英文专用字“PROJECT HOPE”共同组成了“希望工程”的注册商标。这是我国首次将一项公益性社会活动名称注册为服务商标。




诞生历程:

1992年4月15日,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自1990年9月以来邓小平、江泽民和李鹏同志为“希望工程”的题词。并宣布从当日起在全国实施“希望工程——百万爱心行动”计划,旨在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希望工程”,尽快使我国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享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援建,改变了一大批失学儿童的命运,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唤起了全社会的重教意识,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弘扬了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改革升级:


从1988年到2008年初,希望工程募集资金逾35亿元人民币,其中资助贫困学生290多万名,援建希望小学13000多所,捐赠希望书库、希望图书室13000多套,培训乡村教师逾35000名。筹集公益善款额度之高,救助贫困学生、援建学校之多,这不但是中国公益史,也是世界公益史的奇迹。

2005年,我国政府开始在农村地区全面实施“两免一补”,并逐步向城市拓展,希望工程最初要让农村穷孩子读得起书的愿望完全实现,某种程度上说,希望工程的使命已经完成。

2007年5月20日,中国青基会对外宣布希望工程全面升级,将对学生的“救助”模式拓展为“救助——发展”模式。根据受助对象的需求、学生资助方面再动员社会力量,继续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助学金,让莘莘学子圆上学梦的同时,更加关注贫困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物质、精神多方面的持续扶持,帮助受助学生学会自助助人。

在原有助学金等经济资助项目的基础上,希望工程面向所有受助学生设计开发了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等能力资助项目;同时增加了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希望小学担任希望教师的志愿服务项目,为大学生及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公益活动提供了新的平台。

中国青基会表示,希望工程遵循“救助——发展”模式,将与时俱进,探索出更多的帮助受助学生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的公益项目。

取得成绩:



中国第一所希望小学:金寨县希望小学


希望工程从1989年开始实施,它帮助农民的后代改变了命运,唤起了社会包括各级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促进了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

如今,30年过去了,希望工程的资助对象已经扩展到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农村贫困地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和大学生。希望工程的动员和服务方式也从单一的资金资助发展到“资金资助+勤工俭学+公益实践”以及心理援助、社工服务等多元化格局。希望工程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启动最早、规模最大、参与最广、成效最为显著的社会公益事业。

在希望工程实施以来,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民众,从国内到海外,数以亿计的爱心人士参加到希望工程的行列中。如今,这些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均已走上工作岗位,他们有的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有的成为工人。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当中的多人执教于希望小学,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

希望工程被公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为改善教育落后面貌付出爱心的一块丰碑。




来源:四川天府新区新兴中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