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10
四川行知教育网讯:12月8日上午,《小学生观察类习作的教师指导策略研究》小课题组三位老师开展了研讨活动。
首先深入探讨了观察的含义,认识到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作文能力的基础,特别是小学中段的学生,观察类习作是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学生通过观察、沟通、表达,从而能有效地发展思维能力。
其次,进行理论学习。先学习了何永康的《写作学》中小学阶段观察习作的内容和范围,以及教师应教给学生的观察方法。再学习了集美大学施茂枝教授以怀特海“有机教育”思想和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为指导,遵循儿童发展规律,提出的小学写作教学的序列和模式。施教授认为小学第二学段建构的观察习作序列,符合学生由低年级进入中年级的水平发展。观察习作序列编排了静物、人物、动物、景物、游戏观察习作等教学模式。最后学习了福建三明市第三小学教师肖玉琳研究观察习作的教学策略。
最后,就随机抽取的三年级、四年级学生各20份的观察类习作进行分析。88%的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再结合生活经验,写出自己的观察所得。但是有12%的学生,没有留心去观察,没有进行细致的观察。80%的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但20%的学生观察顺序还是混沌、无序的,需要教师在习作教学的前导课中加强引导。78%的学生能抓住事物特点去观察,22%的学生不能辨别事物、区别异同,因此,在后期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发现事物的异同之处,捕捉其特点。
此次研讨活动,加深了对课题的理解,明确了研究方向,为后期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编辑:伊佳
责编:付艺薇
来源:成都天府新区华阳小学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四川行知教育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30294号-1 站长统计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传媒集团)红星国际3号楼1405-1409 邮编: 电话:028-86624500 13348897983
成都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