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18
四川行知教育网讯:每种色彩,都应该盛开;每个梦想,都值得灌溉; 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每个平凡的日子,因为你们到来,变得充满期待;过去黯淡的双眸,因为有了呵护和关怀,现在瞥见美好的未来。
发展特殊教育,保障残疾人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送教上门”是全面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的要求,也是满足残疾儿童少年家长对孩子接受教育的期待,同时也可以提升残疾孩子的居家生活技能。双流区特教资源中心送教工作组的老师们用专业和细心去呵护每一个送教学生,给予他们适切的教学支持,满足每个残疾孩子的个性化需求。
小俊,先天三体综合征,视力不佳,身体协调性、动作计划能力不足;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社会沟通交流能力较差。送教工作组的老师们根据小俊的身心特点和能力,通过评估后制定了详细的教育康复计划,他们通过图卡、音乐等适合的方式耐心地与文俊一起学习,一起互动,一起游戏。现在小俊不仅在动作模仿上有很大进步,而且在语言表达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引导和帮助,送教工作组的老师们定时与家长沟通,整合家校力量,达成家校共育,在补救其弱势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其优势能力。
康复训练
送教工作组张老师为小俊做康复训练。
认知训练
送教工作组周老师为小俊做认知训练
琪琪,今年8岁,多重障碍,无口语能力,认知水平远低于同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弱。为此,老师们拟定了送教重点内容,首先是提升孩子认知水平,根据琪琪的学习特点,老师通过手势语教学、PECS教学等适合孩子学习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其沟通交流能力。其次是积极与家长沟通,为其进行心理辅导的同时给予康复技能方面的指导。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琪琪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
送教工作组杨老师和琪琪一起互动游戏
送教工作组蔡老师与家长沟通琪琪的情况
悦悦,医生诊断为先天性无痛无汗症,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同时智力发育受到一定程度影响。送教工作组的王老师是区特教资源中心经验丰富的奥尔夫音乐康复训练老师,王老师通过奥尔夫音乐游戏的介入,不仅打开了悦悦与人交流的心扉,注意力持久性较之前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刘老师通过图卡教学,提升悦悦的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送教工作组老师们也积极与家长沟通,为家长做一些心理辅导,消除他们的心理创伤,指导他们如何在家庭环境下开展生活自理训练。
认知训练
送教工作组刘老师为悦悦做认知训练
游戏教学
送教工作组王老师和悦悦做奥尔夫音乐游戏
小强,16岁,男生,重度自闭症,有严重情绪障碍和社交沟通障碍,对声音敏感,喜欢玩瓶子。目前主要介入课程为:家长指导、辅助沟通、绘本阅读、绘画课程、玩具拼接。通过送教工作组老师的长期不懈努力以及家长的支持,小强的情绪行为发生的频率慢慢变少了,也能和老师简单沟通互动,每次见到老师会主动打招呼,能比较安静地完成简单活动。
绘画教学
送教工作组赵老师和小强一起学习绘画;
试穿校服
送教工作组赵老师和小强一起学习绘画。
菁菁,免疫力差,瘦弱多病,身体协调性弱,常常卧在床上或蹲坐角落,抗拒他人接触,无自理能力,需要妈妈随时照顾。刚开始上课的时候菁菁比较拒绝跟老师互动,不愿配合,通过观察和评估,老师发现她特别喜欢音乐,每次课前老师都会跟她一起做音乐律动游戏,经过送教工作组的老师们专业、耐心、细心的引导,现在菁菁很乐意跟老师一起互动、一起学习了。
送教工作组彭老师为菁菁讲绘本故事;
送教工作组彭老师为菁菁做精细动作训练。
“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平凡而又艰辛。但每每看到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和得到家长们的认可,双流区特教资源中心送教组的老师们也倍感欣慰,他们将一如既往做好这项工作,努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聚焦残疾儿童发展需求,全面落实国家、省、市特殊教育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推进送教上门工作,让这些残疾孩子像普通孩子一样,同在一片蓝天下快乐成长,共同谱写新时代特殊教育的新篇章!
编辑:伊佳
责编:付艺薇
来源:成都市双流区特殊教育学校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四川行知教育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30294号-1 站长统计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传媒集团)红星国际3号楼1405-1409 邮编: 电话:028-86624500 13348897983
成都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