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15
每种色彩,都应该盛开;每个梦想,都值得灌溉;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每个平凡的日子,因为你们到来,变得充满期待;过去黯淡的双眸,因为有了呵护和关怀,现在瞥见美好的未来。
过去的2020年,有很多事值得被我们铭记,有太多的人值得去感恩。双流特教路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在区教育局的指导下,不忘初心,牢记特教使命,为不能到校就读、需要专人护理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定期采取送教进社区、进儿童福利机构、进家庭的方式实施教育活动,为每一名极重度残疾学生提供专业的送教送康服务。
小叶,患有重度脑瘫,家住在协和街道长顺社区。自2005年开始接受送教上门服务,根据她的情况,送教工作组的张老师和王老师为她制定了详细的康复计划,康复内容包括站立训练、行走训练以及感知觉训练,主要康复辅具有站立架以及刺猬弹力球,感知觉通过营造特殊的环境来训练。同时,工作组的两位老师也会向家长讲解训练要点和注意事项,协助家长做好家庭训练。
送教工作组张老师和小叶一起读绘本。
送教工作组王老师为小叶做嗅觉训练。
雨萱是一位漂亮的女孩子,但自身的残疾导致她无法自由活动,癫痫也时常复发,爷爷奶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照顾着她。送教工作组的老师们定期到雨萱家中,为她授课,帮她做按摩,和她一起做游戏以及做各种康复训练。工作组的老师们不仅带给了雨萱知识与欢乐,更带给了爷爷奶奶精神的力量,托起了他们生活的希望。
送教工作组张老师为雨萱做认知训练。
送教工作组唐老师与家长沟通雨萱的情况。
子君,因后天发烧致残,有严重癫痫病,常年卧床,关节严重变形,肌肉萎缩且无力,身体无大动作,由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照顾。送教工作组的隗老师是区特教资源中心知动项目组的骨干成员,隗老师主要负责子君的康复训练工作,工作组的杨老师则负责为子君的爷爷奶奶做心理辅导,消除家长的心理创伤,以及指导他们如何在家庭的环境下配合完成子君的康复计划。
送教工作组隗老师为子君做康复训练。
送教工作组杨老师为子君的家庭送去生活用品。
峰峰,一个可爱阳光的男生,自出生时被医生诊断异常时,家人们便倾其所有为他康复,几年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峰峰从yi yi ya ya 到baba mama再到现在的侃侃而谈,现在回忆起来,也能感受到那是一个辛苦的历程。峰峰爱唱歌,但他不识字所以不爱阅读,送教工作组的老师便和他一起看绘本,听他喜欢的《西游记》,还下载凯叔讲故事的软件,每次和老师讲述他最近听到的故事都是笑容满面......峰峰从一开始的不自信、拒绝到慢慢接受送教工作组老师们的学习任务,他爱笑了,家庭关系更融洽了,每一次上课结束时都会提醒老师,下一次要准时来。
送教工作组刘老师和峰峰一起学习地理知识。
送教工作组袁老师和峰峰一起学习操作手机。
小玉为视力障碍患者,同时伴有智力障碍,但肢体动作正常,能够在家人少量协助下完成生活自理,喜欢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例如:洗碗、使用洗衣机洗衣服、倒开水等。平时弟弟会教给她一些简单的古诗儿歌。小玉喜欢音乐,送教工作组的老师精心挑选了适合她的音乐与其互动,借助音乐一起学习知识。下一步将逐步开展青春期知识教育和引导。
送教工作组邓老师和小玉一起学习。
送教工作组彭老师为小玉做心理辅导。
从炎热夏日到严寒冬季,区特教资源中心的老师们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寒冬终将过去,春天会如期而至。2021年,送教工作组的老师们将一如既往的将送教送康工作进行到底,传递关爱,播撒真情!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每个残疾儿童的身边,用专业和责任呵护每一个残疾儿童,点亮每一个残疾儿童家庭的梦想。
让孩子们茁成长、学习!!
编辑:伊佳
责编:付艺薇
来源:成都市双流区特殊教育学校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四川行知教育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30294号-1 站长统计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传媒集团)红星国际3号楼1405-1409 邮编: 电话:028-86624500 13348897983
成都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