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12
从清风到落叶,从金色到银白,立冬悄然而至。时令只遵循时间的步伐前进,美好却如期而来!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本着“变革课堂教学,唤醒生命活力”的中心主题,2021年11月9日,周晓玲名师工作室的部分学员---马香玉、邹欣欣、李诗敏、陈紫函四位老师,在各自学校对之后的送教内容进行了自主试讲。
邹欣欣老师试讲《雾在哪里》
预学导教课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中,邹老师给予学生充足时间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读、圈、认”三个步骤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性。同时,邹老师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注重学习目标的落实,教学过程中,学习目标逐条分解,让学生充分落实。识字教学环节,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如,在学习“海岸”的“岸”和“黑暗”的“暗”时,老师运用了配图理解和查字典的方法,让学生认识了同音字“岸”和“暗”,并理解了这两个字的意思;在学习“桥梁”的“梁”字时,运用了图片识字和熟字组词的方法,让学生记住了“梁”字,也理解了“梁”字的意思。




马香玉老师试讲《雾在哪里》
精讲点播课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中,马老师精准点拨,通过“找、圈、说”三步,让学生知道了“雾在哪里”。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雾还可能出现在哪里,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在训练朗读部分,马老师重点引导学生读好人物说的话,进而读好人物语言;抓提示语、关键标点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和语调。




陈紫函老师试讲《比尾巴》
陈紫函老师试讲了一年级课文《比尾巴》。这篇课文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充满儿童情趣。陈老师用有趣的“猜尾巴”游戏开课,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接着出示本课学习目标,让孩子们清楚明白这节课要学什么。接着,出示“巴”字,教给孩子们写字口诀,写字口诀的运用符合低段孩子的身心特点,让写字也变得有趣起来。然后是字词教学环节,陈老师的这节课集中识字识词,符合低段语文课的特点,借助字族识字法、想象识字法等方法把字词教学落到了实处。在课文学习中,陈老师注重朗读指导,注重方法的传授,教孩子读好问句和陈述句的方法。同时,运用多种方式练习一问一。最后的拓展环节,陈老师出示和课文中不一样的动物,让孩子们用填空的方式自编儿歌。陈老师的这节课,紧扣学习目标,围绕年段特点和一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课堂气氛活跃欢快,效果良好。

李诗敏老师试讲《中国民间故事》
李老师试讲的内容是五年级上册的《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推进课。上周在周导的悉心指导下,李老师弄清了推进课课型基本模式,明确了推进课的目的是在让学生回顾已读部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继续阅读、深入阅读的兴趣,并在其中给予一些阅读方法的指导。于是,李老师调整了之前的教学设计,由“关注插图猜故事、结交人物识品质、神奇想象源生活、梳理情节讲故事”四个板块引导学生从已读的故事中感受民间故事的特点,再通过对还未读的故事情节的猜测,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经过修改后的课堂,更能突出推进课的特点,既有阅读方法的指导,也让学生对后续的故事内容产生了继续阅读的兴趣。

课后,试讲的老师们对本次试讲的内容进行了自主反思。邹老师认为在写字部分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写字方法的指导,强化写字方法的训练,争取能够做到“学一个,写一类”。马老师认为在精讲点拨部分,内容太多,学生应接不暇,应该努力做到“学生会的内容坚决不讲,学生不会的内容要讲清楚”。
To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a snowflake it is necessary to stand out in the cold.——Aristotle
欲欣赏雪花之美,必忍耐冬日之寒。——亚里士多德
每一次磨砺都是成长,追梦的人们早已醉在名师引领的路上。跟随周导的步伐,每一次扎扎实实的研修都将展现出丰富的教育现状,也让老师们看到不同的个体与思想。因此,在研修中,关注他人,关注自我,独立思考,共享经验。相信老师们将不负教书育人的初心,在教育的道路上携手前行!
编辑:小半
责编:付艺薇
来源: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外国语学校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四川行知教育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30294号-1 站长统计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传媒集团)红星国际3号楼1405-1409 邮编: 电话:028-86624500 13348897983
成都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