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30
匠心独运,纸间流转一方红纸,一把剪刀在灵动的双手间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开启一场跨越古今的文化对话
粽叶裹住千年的民俗艾草香飘进今时的庭院此刻剪刀与红纸已备好且让我们在剪纸的镂空里剪刻出属于这个端午的诗意时光
2025年5月29日,由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研究中心、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学会主办,成都市武侯区第十三幼儿园承办的“‘妙剪生花 育美润心’川西剪纸非遗文化的园本化实践2025年度新教育展示活动”拉开帷幕,开启新教育卓越课程建设交流研讨。
参加活动的嘉宾有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武侯区教育学会会长李镇西老师,武侯区新教育负责人王兮老师,晋阳街道民生办,吉福社区相关人员,以及社区8名共享奶奶,武侯吉福院13名长者,全区姊妹园50余名教师代表,以及各班家长志愿者75人。
剪纸签到:指尖传情启新章
当晨光洒进园所,老师们接过幼儿亲手剪裁的精美剪纸,轻轻贴在“香香果果” 人偶身上。这一独特的签到方式,不仅是一场仪式,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温情对话。方寸剪纸间,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勾勒出对传统剪纸文化魅力的最初理解,为活动注入了灵动的童真底色。剪纸文化的传播从此刻开启。
剪纸艺术展:每一个作品都是一个鲜活的故事
剪纸作品展区中,传统剪纸的古朴、彩色剪纸的绚丽、染色剪纸的层次、套色剪纸的巧妙、剪纸文创的新颖……丰富精美的作品交相辉映诉说着传承与创新的故事。家园共育、老幼协同的剪纸作品,见证着文化向家庭、社区的温情弥散,勾勒出园所剪纸课程的丰硕成果,让传统文化在多元布展中绽放出夺目光彩。
环境参观:一隅一景皆育人
幼儿园以“沐光生长,幸福绽放”为核心理念,构建自然、艺术与文化共生的育人环境。百香果长廊以园果故事传递尊重个体成长理念;200米艺术长廊设陶泥、涂鸦、木工等区域,激发创意表达;沐光果园种植10余种果树,成为自然观察与写生课堂;沙水乐园以低结构材料引导科学探索;种植区融合种植、运动与生活实践。整体环境打破教育边界,让自然启蒙、艺术创作与文化传承浸润幼儿成长,实现环境育人的多元价值。
剪纸嘉年华:一纸一剪皆传承
开场:剪纸娃娃翩翩起舞
随着音乐响起,一群身着剪纸元素服饰的“剪纸娃娃” 翩翩起舞。裙摆上的蝴蝶纹样轻盈翻飞,衣袖间的云朵图案飘逸灵动,孩子们用肢体语言诠释着对剪纸艺术的热爱,此刻剪纸文化的浓香在孩子们的舞姿间流转。
游园:探秘剪纸趣无穷
18个游戏点位星罗棋布,小、中、大班幼儿分别开启梯度化剪纸探索之旅。小班以“乐剪启趣”为核,通过撕纸感知、几何拼贴等低阶活动,让幼儿在趣味玩纸中建立手部控制能力与艺术感知基础,稚拙的线条间流淌着童真童趣;中班聚焦“巧剪传韵”,将拓印、染色、套色等多元技法融入剪纸创作,在对称纹样与吉祥符号的剪裁中,实现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的有机融合,赋予剪纸艺术新的表现张力;大班以“妙剪润心”为目标,挑战连剪、服饰设计、文创开发等高阶内容,孩子们在镂空光影的科学探索与主题场景的叙事表达中,创作出兼具文化厚度与创新思维的立体作品,让剪纸成为童年记忆的文化载体。
闪耀:小小模特走秀展创意
在全场瞩目中,“剪纸艺术嘉年华走秀”璀璨启幕。孩子们化身灵动的文化使者,或身着亲子共制的剪纸服饰,或高举现场创作的立体剪纸作品自信走上舞台。当传统纹样遇上童真创意,当指尖技艺化作舞台风采,每一步摇曳都是对非遗文化的生动诠释,每一抹笑意都是对美育浸润的鲜活应答,这场穿越古今的视觉交响,让剪纸艺术在童年的沃土上萌发出新的根系。
专题分享:智慧碰撞话传承
成都市武侯区第十三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龚景秀带来《一把剪刀唤醒的文化传承》专题分享。让大家感受到十三幼“沐光生长,幸福绽放” 的理念是如何化作教育实践的阳光,照耀传统文化课程在幼儿园中自然生长。
保教主任王美玲以《妙剪生花,育美润心—— 幼儿园剪纸课程园本化实施策略》为题,提出“乐剪启趣 — 巧剪传韵 — 妙剪润心” 三阶课程架构,通过主题活动、传统节日、跨领域融合等多元路径,实现剪纸课程与幼儿成长的深度融合。
周沁老师带来案例《剪纸服装秀诞生记》以幼儿兴趣为起点,讲述从“蝴蝶剪纸贴衣襟” 的灵感萌发,到亲子共制服饰、舞台绽放的完整历程,展现班本课程中幼儿审美能力与文化认知的进阶。
专家点睛:高屋建瓴指方向
武侯区新教育负责人王兮老师聚焦三维度,点赞课程生长力。王老师高度肯定课程的“三聚焦” 特色:聚焦教师资源,将个人专长转化为园本课程;聚焦儿童需求,以剪纸为载体提升精细动作与文化认知;聚焦生活场景,通过主题活动、社团实践等多元形式,让传统文化融入幼儿一日生活。同时也特别赞赏课程的跨学科融合设计,如剪纸与光影魔术、数学对称的结合,以及 “剪纸小老师” 在社区传承中的创新实践,认为这是 “以美育人” 的生动诠释。
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武侯区教育学会会长李镇西老师立足文化根,叩问教育本真,从文化传承与教育本质出发,盛赞课程“让剪纸成为幼儿与传统文化对话的桥梁”。他认为幼儿园课程需与教育者爱好、地域文化、幼儿兴趣结合,肯定幼儿园剪纸课程将个人专长转化为园本课程、融入地域文化且契合幼儿兴趣。这种“浸润式” 教育模式,正是新教育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的最佳注脚,同时强调新教育是为学生和教师成长而做,成长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励。
活动在全体嘉宾的合影中圆满落幕。这场以剪纸为媒的新教育之旅,不仅是一次传统文化的生动展示,更是一次教育初心的深刻践行。未来,成都市武侯区第十三幼儿园将继续以“沐光文化” 为引领,用一把把小剪刀,在新教育的沃土上剪裁出更多关于成长、关于传承的美好篇章。
在非遗剪纸活动中我们不仅学会了一项新的技能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如同那一张张精美的剪纸作品在我们的心中永远绽放光彩
来源:武侯新教育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四川行知教育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30294号-1 站长统计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传媒集团)红星国际3号楼1405-1409 邮编: 电话:028-86624500 13348897983
成都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