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28
近日,一场充满温情的健康守护行动在我校温暖启幕!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康复科、儿科专家团队带着专业与爱心走进校园,为特殊儿童家庭带来“儿童肥胖防控——守护特殊儿童健康成长”专题讲座及一对一义诊咨询,用行动诠释医教融合的深度关怀。
活动纪实:三大环节传递暖心守护
Part 01殷殷嘱托启新章
学校专职副书记张静在开场致辞中说道:“近年来,学校‘小胖墩’越来越多,特殊孩子的肥胖问题需要引起家长、老师们的高度重视。我们愿以教育为舟、医疗为帆,携手专业力量为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开辟新航道!”
Part 02专业课堂解难题
“肥胖不仅是体型的改变,更是影响特殊儿童康复进程的重要风险因素!”
双流区中医医院儿科儿童康复治疗师王韵蕴通过生动的案例演示,深入剖析:
1.特殊儿童肥胖的三大诱因:
运动受限、药物影响、代谢特点。
2.家庭为核心的三级防线:
科学饮食、个性化运动方案、家校医联动。
3.中医特色综合治疗方法:
针灸、穴位贴敷、小儿推拿等特色疗法。
4.家庭干预指南:
4-1.环境改造:
设置健康零食区——家中设置“健康零食区”,用水果/无糖酸奶替代薯片,减少高热量零食摄入。通过环境改造,引导孩子选择健康零食。
固定就餐区域——固定就餐区域,避免边看电视边吃饭,培养专注进食习惯。规范就餐环境,减少进食干扰因素。
采购清单规划——制定健康食品采购清单,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比例,减少加工食品和高糖饮料。从源头把控家庭饮食健康,为孩子营造健康饮食环境。
4-2.行为引导技巧:
控制进餐时间——用计时器控制进餐时间(20-30分钟),避免暴饮暴食,培养良好进食习惯。通过时间管理,控制进食速度和量。
代币奖励法——每日运动达标可兑换非食物奖励(如贴纸),激发孩子运动积极性。用奖励机制强化健康行为,提高孩子参与度。
正面激励——避免负面评价(如“太胖了”),改用积极语言(“今天走路比昨天更快了!”),增强孩子自信心。通过正面激励,保护孩子自尊心,促进健康行为养成。
4-3.心理支持:
积极语言——避免负面评价,用积极语言描述孩子的进步,增强自信心。用积极语言营造健康心理氛围,减少心理负担。
社交故事——通过社交故事帮助孩子理解健康生活方式,传递健康知识,促进行为改变提高认知和接受度。
家庭支持——家长多陪伴孩子,关注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营造温暖家庭环境。家庭支持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需营造积极家庭氛围。
Part 03把脉问诊护成长
“医生,我家孩子的情绪管理比较差,很容易崩溃、爱哭,怎么办?”
基于前期问卷调研结果,专家团队包括双流区中医医院儿科党支部书记付利美、儿科主任郑海燕、儿科儿童康复治疗师王韵蕴、康复科护士长张蕾等针对家长最关注的问题展开一对一咨询,从运动处方制定到居家康复技巧,为每个家庭送上“量身定制”的健康锦囊。
特别亮点:让关怀更有温度
✅ 精准对接需求
以问卷调研大数据为指引,直击家长最棘手的康复困惑。
✅ “校家医”三维联动
建立长效沟通机制,为特殊儿童打造持续性的健康跟踪服务。
✅ 特色中医疗法展示
现场演示康复技巧,家长秒变“家庭康复师”。
健康倡议
活动尾声,专家团队特别发出呼吁:
“让我们用科学的眼光看待特殊儿童健康管理,拒绝体重焦虑,聚焦功能改善!每月记录生长曲线,定期康复评估,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这个春天,让我们以爱为名,共筑特殊儿童健康成长的彩虹桥!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四川行知教育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30294号-1 站长统计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传媒集团)红星国际3号楼1405-1409 邮编: 电话:028-86624500 13348897983
成都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