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06
近日,游仙区《信息技术支持下区域教研模式研究及试点》课题区域研讨会在绵阳市富乐实验小学主会场和游仙区观太小学分会场同步举行。近年来,游仙区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持续加大资金投入,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改革提档升级,义务教育得到优质均衡发展。
优化布局增学位,缓解“城市挤”
2019年4月,制定了《游仙区2019-2020年新增公办园学位和提高普惠学位占比方案》,2019年5月,印发了《进一步支持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十六条措施》。近三年来,游仙区共投入3.4亿元,新建校(园)舍9.7万平方米,新增学位1.09万个,有效壮大了优质教育资源总量,较好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热切期盼。
一是在游仙主城区,2016年扩建了富乐实验小学,2018年新建了富乐东原实验小学,新建学生校舍1.2万平方米,田径运动场5000平方米,新增学位2160个。二是在游仙东片区,2018年扩建了联通春蕾小学、游仙职业技术学校,2017年、2019年分别重建了开元中学和游仙慈济学校学生食堂,新增校舍2.2万平方米,新增学位1400余个。三是在游仙北片区,2017年扩建了涪江小学,2018年改建了石马小学运动场和校门,新建校舍4600平方米、田径运动场9000平方米,新增学位810个。四是在游仙南片区,2019年开始新建富乐二中、富乐二小新建校舍3.8万平方米,新增学位4000余个,将在2020年9月招生并投入使用。五是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近三年来,新建了忠兴幼儿园、五里实验幼儿园、小岛幼儿园和富乐山实验幼儿园,2019年开工建设魏城镇幼儿园、游仙高新幼儿园和小枧镇幼儿园,新增园舍1.9万平方米,新增公办学位2500个,将在2020年9月招生并投入使用。下一步,游仙区还将扩建小枧小学、五里路小学和育红小学,新增学位900个。新建育红幼儿园、石马中心幼儿园和徐家幼儿园,预计新增公办学位1080个,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将进一步扩大。
整合资源优配置,改变“农村弱”
游仙区农村中小学生数占全区中小学生数的53%,全区结合“全面改薄”规划,针对农村学校教学设备陈旧、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薄弱等实际,近年来,区财政性教育经费不断向薄弱学校倾斜,全区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师生幸福感指数不断提升。一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从2016年起,全区将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上教育优质发展的重要日程,先后投入4000余万元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购置优质教学资源班班通教学设备528套,实现了全区所有教学班级全覆盖;购置教学电脑4500台,教师教学用机达到人手一台,全区计算机网络教室覆盖所有学校,达到了每8名学生拥有1台计算机,超过国家、省、市相关配置标准。二是优化农村教师资源。自2016年以来,全区公开招聘教师201名、招聘特岗教师135名、直接考核招聘研究生7名,及时大量地向农村中小学补充了教师资源;实行城市学校——农村学校对口援教帮扶,定期开展“送教下乡”,更好地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富乐实验中学、游仙慈济学校、富乐实验小学、万达学校、五里路小学、剑南路小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建录播教室15间,将优秀课堂教学实录实时传送给其他薄弱学校,推动全区所有学校优质均衡发展。三是大力提升办学条件。在2018年底,投入1200万元建设学生淋浴洗漱设施,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村公办学校寄宿学生在校期间免费洗热水澡和早晚用热水洗漱,提升办学基础条件,增强学生“幸福感”。
深化改革提质量,扩大“优质面”
2018年投入4000余万元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全面完成教育试点和改革任务,阶段改革成果显著。“名校+民校”“城市学校+乡村学校”“优质学校+薄弱学校”办学新模式改革逐步成熟。近年来,富乐实验中学学生素养和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学校先后被确立为国家基础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全国校本建设重点实验学校、全国首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荣获首届“川派初中名校”、绵阳市“十大名校”等荣誉奖牌数百面,教育教学质量连续十七年誉冠绵州,形成了富乐实验中学“一校七区”、游仙慈济学校“一校三区”格局。开元中学与绵阳师范学院共建艺体特长生培训培养基地,在课程上大胆实验“走班制”教学,初步形成了艺体办学模式。2017年起相继在五里路小学、富乐实验中学、剑南路小学、富乐实验小学、万达学校试点建设“智慧课堂”,向教育现代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将进一步全面提升游仙教育核心竞争力,扩大“优质面”。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四川行知教育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30294号-1 站长统计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传媒集团)红星国际3号楼1405-1409 邮编: 电话:028-86624500 13348897983
成都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