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2-11 来源:绵阳市游仙区教体局
为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绵阳市游仙区结合教育实际,积极探索课后服务工作模式,努力构建课内外相结合的良好教育生态,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充分论证,试点先行。在多次考察学习并充分讨论研判论证的基础上,出台了《绵阳市游仙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实施意见》,确立富乐小学、富乐中学于2019年春试点先行“弹性离校”和“课后服务”,多维度、立体化打造课后“四点半课堂”。
总结经验,逐步推广。通过对试点学校师生及家长广泛征集意见,不断修正服务方案,完善管理制度和科学量化考核办法,确定2019年秋季从城区到农村学校逐步推广。目前,全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坚持“自主自愿、公益惠民”的原则实施课后服务,城市学校学生参与率98%,农村学校达90%以上。
丰富课程,提升质量。充分运用教育资源,开设兴趣阅读、特色体育、实践体验、自主作业等课程,努力将课后服务打造成育人新课堂。部分学校外聘了具有专业资质的足球、篮球、羽毛球、书法、川剧、葫芦丝、非洲鼓、街舞、棒球等10多个专业教师任教,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服务内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严格管理,强化安全。各中小学建立以分管负责人为组长的课后服务领导小组,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课后服务实施细则》,明确参与课后服务人员责任,落实考勤管理、课堂管理、安全管理、家长接送管理等具体要求,确保课后服务有人管、有人教、够安全。
(胡海容)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四川行知教育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30294号-1 站长统计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传媒集团)红星国际3号楼1405-1409 邮编: 电话:028-86624500 13348897983
成都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