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20
四川行知教育网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春季的郊野,阳光和熙,万物复苏,坐在教室里的孩子们渴望到大自然去感觉春的气息、聆听春的声音、追逐春的脚步。为了让他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认识身边的世界,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4月15-16日,新津区花源小学分两批组织学生走进没有围墙的教室--花源街道奇彩乐园,开启了一场以“亲近自然 探春拾遗”为主题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之旅。
或许天公也不想辜负同学们出游的好心情,出发前还是淅淅沥沥的小雨,不一会儿,天空便放晴,坐在巴士上的同学们一路欢声笑语,转眼间就到了目的地。
孩子们兴致勃勃,走进田间地头,感受农耕文化,亲身体验,享受劳动的快乐。
在“状元纸坊”,孩子们听工作人员介绍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以及木版年画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等。
随后,他们便迫不及待地上手体验,有的在蘸墨刷纸,欣赏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木板年画;有的挽起袖子,用木框从槽中捞出造纸的竹屑;动作快些的,已经在一旁按照自己的喜好在纸上放上干花和树叶,做好了一张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花草纸。
下午,孩子们还参观了园区内的临江寺豆瓣酱制作区,通过听讲、观看、体验多方面了解了“川菜之魂--豆瓣酱”的制
在众多活动中,最受欢迎的就是“石磨豆浆”了,现在的孩子很少见到传统的石磨,更不知道石磨是如何磨出豆浆的。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亲自动手推磨、添豆子、过滤豆浆……当看到自己亲手磨出的豆浆时,心中充满着满满的成就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身参与制作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食物的来之不易以及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花源小学也希望通过走进大自然这样一个“没有围墙的教室”,让学生接受劳动、传统文化等多方面的教育,培养出品行正、乐学习、爱劳动的新时代少年。
编辑:伊佳
责编:付艺薇
来源:成都市新津区花源小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四川行知教育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30294号-1 站长统计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传媒集团)红星国际3号楼1405-1409 邮编: 电话:028-86624500 13348897983
成都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