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05
原标题:让爱与智慧轻舞飞扬 ——记成都市“未来名师”小学语文班赴成都市龙江路小学跟岗研修活动
四川行知教育网讯:跟岗研修
10月26-29日,成都市“未来名师”小学语文班全体学员、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教育集团成员校部分行政及教师代表到成都市龙江路小学进行了为期4天的跟岗研修。
成都市龙江路小学语文学科组依据此次培训时长,结合学校常态教研部分点位,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充分开放,从“愉快教育视野下的语文教学”“习作单元整体设计”“完整人格养成”“共享教育”“拓展阅读”“随文识字”“古诗词教学”七个方面出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
10月26日,愉快教育·习作单元整体设计。
首先,由龙小语文大组长胡军老师执教《金色的草地》。老师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精巧实施整体设计策略,抓住“事物的变化”和“多感官观察”两个点位,将精读课文与习作例文有效整合,巧妙渗透习作单元的观察要点,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提升了学生的习作水平,也触发了在场老师的深度思考。
王熹微老师、秦雪老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详细阐述了“习作单元整体设计”的指导思想、整合内容及操作策略,并以鲜活的写作实例呈现学生学习变化,让与会老师深切感受到龙小语文人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和治学精神。
黄晓维副校长以“美,是一种力量”为主题,从“众里寻他千百度:‘全民美育’吹响‘集结号’”“忽如一夜春风来:美育课程体系描绘‘七彩画卷’”“衣带渐宽终不悔:每位语文教师都是‘美丽天使’”三个维度,分享了龙小美育工作思考与实践。
杨尚薇校长代表学校欢迎学员们到龙小参加研讨学习。她谈道,成都市“未来名师”小学语文班的老师们都是来自各个学校、各个区域的优秀教师,龙小高度重视此次研讨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和各学校在语文学科教学、学校课程建构、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有更多的交流和碰撞,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劳动教育
下午,全体学员参加了龙小“小蜜蜂劳动日”启动仪式。龙小“小蜜蜂劳动日”形式、内容和机制“三创新”,让学员们有耳目一新之感。通过观摩此次活动,老师们对劳动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学员心语
人民北路小学天北校区祝蕾:龙小三年级语文团队展示的《金色的草地》课例和《习作单元整合教学策略》讲座,完美地诠释了龙小以美育人、美在课堂、美在思维的宗旨。首先,教师自然的教态,清晰的思路,完整的表达,指向学法的评价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整个课堂呈现出一种严谨的逻辑美;第二,团队对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取舍,教学目标明确,环节连贯,整合高效,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融合美、设计美;第三,整个团队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课标、教材进行了深入研读和挖掘,年段贯通,单元内融创,整个教学建构呈现出多维立体、经纬交织的建筑美。从龙小语文团队的身上,我们切身感受到:所谓创意和精彩,其实是严谨和务实的另一个名字。
龙江路小学天府校区(成都天府三小)舒亚梅:第二次听胡军老师的课,还是一样的如沐春风。这次胡老师执教的《金色的草地》一课,解决了我们年轻老师对观察作文教学的燃眉之急。面对统编教材,习作单元怎么上,是难中之难。胡老师巧妙地将《金色的草地》和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两篇描写植物的文本结合在一起,有层次地引导学生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碰撞出了思维灵动的火花。单元整合,化难为简,真真是高!
成都市武侯计算机实验小学廖晓容:从《习作单元整合教学策略》的讲座中看得出龙小三年级支架式的习作教学模式,引导孩子拾级而上,变难为易。这种习作单元整体设计的教学模式,既激发了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又引导学生习得了表达的方法,这就是我们追求的课堂效益。《金色的草地》课例,呈现了龙小老师聚焦习作教学目标,大刀阔斧地进行文本整合的具体实践。整堂课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六个度:文本的宽度、师者的亲和度、学生的参与度、学习的自由度、课堂的延展度和语文素养的达成度。
10月27日、完整人格养成
首先,由刘姝兰老师执教五年级略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刘老师聚焦本单元语文要素“体会细节中蕴含的情感”设计导学单,设计“填一填、议一议、说一说”三个主要活动,给学生自主学习搭建阶梯,让学生运用前两篇精读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浸润中,感悟爱,学会“理解与接纳”。
接着,老师们观看了两堂学科融合录像课。《小篮球、大梦想》一课,语文老师吴让洁、体育老师罗海模双师同堂,从篮球出发,以姚明成长之路为主线展开学习活动,涵养“坚韧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我的情绪小怪兽》一课,语文老师周勤、美术老师李琳莉双师同堂,从绘本出发,以认识、接受自己的各种情绪为主线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疏导情绪。
语文+体育
▲语文+美术
共享教育
下午,成都市教科院罗清红院长做了题为“共享教育”的专题讲座。成都市“未来名师”小学语文班和杨尚薇名校长工作室、李婷梅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共同参加此次活动。
会议伊始,罗清红院长分享了自己创作的《把自己活成一束光》朗诵音频,让大家深深地感悟到“教育的本质应该是灵魂的唤醒”,“只有灵魂和爱合乐轻舞飞扬,真正的教育才得以有效发生。”尔后,罗院长结合自身成长经历,讲述“教师欲要教‘人’,必先教‘己’”“人与人最大的差异是‘能否坚持’”。罗院长分享的“六朵云”“三全一常”成都教育模式,让与会老师对成都教育有了更强烈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学员心语
龙泉驿区实验小学张俊波:今天下午,荣幸地参加了龙小杨尚薇名校长工作室、李婷梅名师工作室、成都市“未来名师”小学语文班的研讨活动,聆听了成都教科院罗清红院长的讲座,内心被深深震撼着……罗院长的讲座与其说是一种交流,不如说是带着我们乘坐了一列向着光亮前行的心灵列车,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工作,更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特别是那段配着音乐的真诚述说《把自己活成一束光》,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原来“光”也有它的人文内涵:“光”是多彩的爱,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爱工作,爱家庭;“光”是一份勇气,要克服聚光的艰难,也要具备散光的无私;“光”是一种心态,顺境里的自省,逆境下的坚持!罗院长希望大家能把自己活成一束光,活出光的闪耀,活出光的风格。而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决定在成为一束光之前活成一个“放大镜”,用凸透镜的聚力,吸收生活和工作的养分,再用凹透镜的散光,把自己的力量分享出去、传播出去,活出一个精彩的自我!
龙泉驿区龙华小学蔡玉华:听龙江路小学刘姝兰老师执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感。首先,非常佩服老师对教材的深度解析,本堂课既关注了该文本人文素养指向的完整人格的养成,又关注了该文本语文要素指向的“注意体会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感情”,目标确定非常准确;其次,老师围绕本课训练重点,巧妙设计导学表格,引导学生抓重点、抓细节理解文本;尔后,交流汇报环节,老师精心设计问题冲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阅读感受,自然而然地实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最后,老师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将阅读学习中的输入变成口语训练的输出,完美地进行了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都江堰市龙江路小学集团万达校区乐萌:今天,我们观摩的三节课以“完整人格的培养”为切入点,把语文学科教学进行了多元的融合,为学科融合、学科育人提供了良好的范本。学科融合,首先,是学科教师观念的融合,只有深谙学科融合的价值,才能知行合一;其次,学科融合要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独有特点,相互支持,相互作用,才能合力提升综合效益;最后,要充分挖掘学科之间的链接点,才能有效促进知识的整合与迁移。学科融合,只有实现学科间充分的互通、互联、互助,才能让1+1大于2。
10月28日, 拓展阅读
首先,由闫薇老师执教整本书导读课《绿山墙的安妮》。老师精心挑选出整本书中最能激起儿童兴趣的内容重组,点燃了学生的阅读热情。学生兴趣盎然地与故事中如画的风景、有趣的人物美好相遇。课堂上,师生一边阅读着,一边预测着,一边比较着,一边思考着,一边期待着……阅读成为一场曼妙的发现之旅。
接着,李婷梅主任以《基于统编教材的课内外整合教学实践研究》为题,从“立足课内阅读,落实根本任务”“延展课外阅读,厚积文化素养”两个维度展开,以剖析案例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与老师们分享了龙小解读统编教材的路径方法、落实统编教材意图的教学策略以及从课内走向课外的整本书阅读、群书阅读的操作策略。
随文识字
下午,由李怡老师执教《寒号鸟》。该堂课设计精准把握单元主线,将随文识字、朗读指导与思维发展相融合。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文本的深度关注,对孩子人性成长的人文关怀,引领孩子们明白在读文识字的过程中还要知理明理,将“哲学思想”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间。
唐玲玲老师执教的《坐井观天》,课堂活泼,充满情趣。唐老师将游戏体验、多元识字、拓展说话融入朗读训练与人文教育之中,借助鲜明的图画和生动的板书帮助孩子走进文本,感悟道理,并为孩子们搭建了自主多元识字和拓展口头表达的平台。
胡滔老师组织与会老师以《寒号鸟》《坐井观天》为例,共同探究小学低段随文识字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学员心语
都江堰市龙江路小学集团万达校区刘承艳:从闫薇老师执教的《绿山墙的安妮》一课中,我们能看到龙小的课外阅读指导有趣、有效,龙小的孩子们能力强、习惯好,这都是平常训练指导的结果。从李婷梅主任的讲座中,我深深地感受到:龙小的分享很实在,是毫无保留地把学校优秀的做法与经验跟大家分享。龙小的工作开展得很扎实。无论是校级的教育教学研讨,还是语文学科各项活动的开展,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有效地在推进。从本次培训活动来看,参与活动的老师们收获非常多,这次的培训活动很有价值。
西川实验学校童琳:学习了李怡老师执教的《寒号鸟》与唐玲玲老师执教的《坐井观天》,有三点感悟:一是关注教材,感悟字义。教师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结合语境,借力插图,感悟字义;二是关注文体,聚焦表达。教师抓住寓言故事的文体特征,聚焦学生表达,进行寓意推敲;三是关注思维,提升素养。教师充分剖析教材,课堂中渗透对比学习的方法,涵养哲学思想,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10月29日,古诗教学
首先,由李玫老师执教《古诗三首》。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寻找流淌在诗句字里行间的情感线索,并融入丰富多样的资料,引导学生去熟悉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去阅读诗人的生平简介,去感受太平盛世的繁华,去探寻万马齐喑的真相......在图文并茂的资料品味中,拉近了孩子与诗歌创作背景的距离,学生能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丰富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把握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脉络,体会到的诗人的爱国情怀更加准确、更加深入、更加多元。
接着,由成都市“未来名师”小学语文班学员、龙泉驿区实验小学校张俊波老师执教《江南》。她依据儿童特点,利用文本特性,巧妙营造情景,引导学生欣赏江南之美,感受采莲之乐。她重视学生表达和朗读的训练,采用微课《变换节奏读》,拓展了思维,发展了语言,创设“读得准确”“读出韵味”“读出趣味”的阅读阶梯,引导学生感受古诗之韵,习得学诗之法。
尔后,成都天府新区华阳实验小学陶燕分享了学校在“互联网+”时代进行书香校园建设的具体做法。该校主要依托超星校园阅读平台,打造智慧阅读特色,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的方式,建构学校独有的混合式阅读教学模式。
随后,成都高新区锦城小学的江凌老师以《小学语文乐群学堂实践研究》为主题,从“学习内容群”“学习小组群”“学习评价群”三个维度分享了语文乐群学堂扎实研究与实践收获的宝贵经验,为构建主动参与、协作建构、深度互动、体验成功的课堂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最后,龙小黄晓维副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她谈道,为期四天的活动,大家齐聚在语文的爱与智慧的旗帜下,探寻语文之美,成长之悦,生命之光,世界之妙,至乐矣。希望此次活动只是学术交流、校际友谊的起点,期待和学员朋友们再次相聚在语文的百花园中。
学员心语
彭州市延秀小学刘丹梅:到龙小跟岗第四天,也是最后一天,龙小李玫老师执教五上《古诗三首》,“未来名师”张俊波老师执教一上《江南》,这两节课都十分唯美。画面美:课件美、板书美、师生和谐美;构思美:少而精、有序地讨论、发言,精准地查找资料;玩乐美:儿童扮演鱼儿,在莲叶间边读边玩乐;韵律美:慢读、快读、打节奏、加叠字,形式多样,读中感受,读中悟情,其乐融融。
都江堰市龙江路小学集团万达校区白瑜曦:今天,听了李玫老师的课感觉收获很多。李玫老师的课由扶到放,让学生切实感悟不同作者面对国家衰败时悲、哀、怒的心情。又结合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明白作者情从何而起,情为何而起,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同时,李老师抓住学生的共鸣,把其内心的想法融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老师层层递进的引导下,课堂上学生的表现着实亮眼。希望以后有机会多多向龙江路小学的老师学习。
四天的语文学科专项培训活动,激荡起每一位老师思想的火花。爱在左,智慧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成长之路点缀得香花弥漫。
编辑:伊佳
责编:付艺薇
来源:成都市龙江路小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四川行知教育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30294号-1 站长统计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传媒集团)红星国际3号楼1405-1409 邮编: 电话:028-86624500 13348897983
成都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