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24
四川行知教育网讯: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了“坚持五育并举”,强调“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 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以此“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基于以上政策依据,集团各校心理老师共同探讨五育融合的心育课程。
五育融合是什么?
刘颖老师简要介绍了在校开展学科融合式的心育课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不同于五育并举割裂了德、智、体、美、劳,学校应当以“心育课程”作为引领,将心理课与德、智、体、美、劳课程相融合,将心理健康贯穿学校课程当中,挖掘心育课程中的“五育育人点”。
比如学习作为一种智育但是同时它也是一种脑力劳动,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引领的载体,需要将五育融入进来。
华中附小定制化心理课程方案建设
蒲佳影老师分享了中小学应当如何展开“五育融合的心育课程”。她基于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详细介绍了心理课程体系的建设,详细全面地介绍了心理课程开展的目的,主题,内容及形式。
小学课程按照学生年龄阶段开展不同内容和主题的心育课程:低年级学生训练感知觉,建立规则意识;中年级学生初步培养逻辑思维;高年级学生注重品格养成。心理课程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将心育课程与学校活动融合之后也大大地减轻了老师们的负担。
心育课程不仅要育学生,还要育全校老师。心理老师需要发挥专业优势,让全校老师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警惕贴标签等行为、针对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有不同的教育方法从而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创新评价学生的方式。此外,关注老师这一特殊群体的职业倦怠和压力情绪管理。
家庭教育方面,心理老师通过开展习惯养成、正面管教、非暴力沟通等专题讲座来促进亲子关系。蒲佳影老师提出家庭赋予孩子个性教育,学校给予孩子共性教育,家校共育才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分享交流收获
最后,各个集团校点的心理老师就本次研讨会主题进行分享交流,探讨如何结合各校实际情况落实学科融合式的心育课程。争取每学期通过共同备课、磨课打造出一整套丰富多彩的心育课程。
编辑:伊佳
责编:付艺薇
来源:成都市华阳中学附属小学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四川行知教育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30294号-1 站长统计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传媒集团)红星国际3号楼1405-1409 邮编: 电话:028-86624500 13348897983
成都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