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24500 87512291 13348897983

投稿邮箱:sctxzvip@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州频道 > 成都 > 天府新区

成都市华阳中学附属小学:不可缺少的父亲角色(上)

四川行知教育网讯:

壹、什么是父亲角色缺失?

有这么一个段子:

孩子问爸爸:“什么是男人?”

爸爸:“是能够扛起一家责任,细心照顾家人的那个人。”

孩子:“那我以后要当个像妈妈一样棒的男人!”


孩子的天真无邪让我们笑完又觉得心酸。在《奇葩说》里,辩手傅首尔吐槽孩子写作文写到“我的爸爸就特别好,工作努力不回家,从来都不批评我。他都不回家,到哪里去批评你呢?”很多母亲独自抚养孩子,她们白天忙碌工作回家还要带孩子,做家务,照顾丈夫。这样的家庭中,好像照顾家庭、承担责任的只有妈妈们,爸爸除了提供经济支持仿佛消失了一样。


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显著缺失,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中参与不足。长此以往,孩子缺乏父亲的情感支持,跟父亲的感情寥寥无几。一项研究表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乏父亲陪伴,错过了孩子的成长期的参与,便与孩子很难有话题和亲密联系。同时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也有明显的缺失。


父亲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人。如果身边缺少父亲都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在孩子心里,自己的家是不完整的,自己得到的爱也是不完整的,会造成自卑、内向、脾气暴躁等负面影响。

我的小侄女南南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南南出生那年爸爸就被外派工作,妈妈独自带孩子。妈妈洗个澡,孩子在外面哭闹,只能开着门一边洗澡一边看孩子。本想孩子睡着了做点工作,刚打开电脑,孩子又醒了,只能放下电脑哄孩子。


当爸爸结束外派,南南已经4岁了。面对陌生的爸爸,南南不知所措,常常大哭着要找妈妈。回归家庭的爸爸已经习惯于“云养娃”,丝毫没能感受到妈妈带孩子的辛苦,仍然跟之前一样忙于工作,社交,打游戏,忽略老婆孩子的存在...辛苦的南南妈妈忍无可忍,最终提出了离婚。

贰、父亲角色缺失背后的原因

01、历史原因:父亲社会角色及父爱需要激活

在传统社会中,父亲代表不可忤逆的绝对权威。作为家庭的领导者,是整个家庭精神和物质支柱。男主外,女主内,自古以来爸爸们都是发展事业给家庭提供主要的经济支持。当忙碌一天的爸爸们回到家,可能没有多余的精力关心家庭。


一个公益广告描述了这么一个场景:

爸爸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孩子。在孩子生日那天,他问爸爸:“爸爸你工作那么忙一个小时挣多少钱啊?”

爸爸回答:“工作一天三百多块。”

孩子拿出存在存钱罐里的压岁钱,问爸爸:“爸爸,我给你这些钱能买你一天的时间吗?”

爸爸心中酸酸的,常年忙于工作,他已经习惯拿物质去衡量孩子的感情。殊不知孩子想要的是简单的陪伴。


不同于母亲怀胎十月能直接跟孩子建立生理联系,父亲意识到“我是个爸爸”更需要被唤醒。也许是第一次听见孩子哇哇大哭,也许是在亲子互动中被孩子需要。相对于母爱的自然而主动,父爱从进化的角度就需要被激活和觉察。

02、原生家庭:父亲角色本缺失

一些在家庭中缺乏参与的爸爸们,他们大多都有着这样一个原生家庭:强势包办的母亲以及沉默无言的父亲,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母亲的精明能干让父亲总是被这个家排除在外。在这些男性的成长过程中,缺乏榜样的力量。他们对父亲角色的印象和经验,大多是从自己父亲身上感受和体验到的。父辈那代人的三观正、勤快被继承,但缺乏爱的能力也同样继承了下来。所以当他们开始成为父亲之后,陈旧的能力已经不适用于当今时代所需要的对家庭的情感支持。


03、夫妻关系:缺乏有效沟通

父亲角色的缺失的背后是亲密关系出现了问题,夫妻生活在一种双方并没有达成共识的日子里。他们因此引发很多争吵,而孩子的养育问题就变成了战场。


妈妈一句不经意的抱怨,背后却是一种浓浓的控制感。不是爸爸不会做,做不好,而是没有按照妈妈的预期和标准在做。


一方越是想要另一方改变,对方就越会还击。当爸爸被贴上了“不负责任”的标签,他们也更可能没有责任感。

叁、父亲角色的探讨

01、父亲角色缺失的类型

家庭本质上是由夫妻关系和子女关系结成的生活共同体。

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我们可能是同时是母亲、妻子和女儿;或者同时是父亲、丈夫和儿子。但是,我们很少思考这些角色究竟意味着什么。而在这众多角色中,父亲角色正在面临最多的批评。


父亲角色缺失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在一起生活却不过问孩子

许多家庭看起非常和谐,电影《克莱默夫妇》一开始就让人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看似和睦的家庭,妻子为什么要出走?克莱默夫妇在旁人眼里是一对幸福的夫妇,丈夫拥有一份不错的收入,妻子专心在家照顾孩子。丈夫很少对妻子进行关心与体贴,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妻子的照顾,对儿子他极少陪伴。在这段婚姻中他关心的只有他的工作,他的努力,他的感受,而忽略了妻子的付出。

忙碌的生活中,人的痛苦在于努力并不会有回报,甚至不被看到。他们在一起生活,但承担家庭责任,照顾家的只有妻子。电影中戏剧化的结局是妻子出走后获得高薪工作而丈夫因为带孩子而感受到妻子的辛苦与默默付出,而妻子也看到孩子对父亲的依恋和爱,最终二人冰释前嫌。

可现实中,许多女性很难逃离家庭的束缚。她们只能默默忍受着,又或许提出离婚,而受到伤害最大的无疑是孩子。

2.没在一起生活且对孩子不过问

有一种爸爸,他们逃离家庭后,仿佛重获新生——打游戏,打球,约朋友吃饭喝酒。能不回家就不回家,对妻子不关心,对孩子的事情不过问,他们游离在家庭之外,认为带孩子是妈妈和爷爷奶奶的事情。当爸爸跟孩子单独相处时又发现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孩子长时间得不到父爱,又怎么能健康快乐成长呢?

在下期的推送中,会针对父亲角色缺失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供爸爸妈妈们学习。


编辑:伊佳

责编:付艺薇

来源:成都市华阳中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