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24500 87512291 13348897983

投稿邮箱:sctxzvip@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州频道 > 成都 > 天府新区

逐梦家访路 爱心育幼苗:天府新区新兴小学扎实开展入户家访活动

四川行知教育网讯:家访是课堂教学的时空延伸!家访是家校共育的纽带桥梁!家访是因材施教的必要准备!家访是立德树人的逐梦之行!

新兴小学秉承“家校共育”理念,坚持将入户家访作为“走到学生身边、走进学生心间”的重要抓手,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做到用爱心建强纽带,用实干浇灌花朵。

今年下半年,在社区治理和社事局的安排部署下,新兴小学延续务求实效的干事精神,有序有力地开展入户家访活动,收获了学生的感恩,得到了家长的认可,赢得了社会的赞许,加快了学校紧跟省级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步伐。

下面请跟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带着礼物和爱心去家访

老师与孩子亲切交谈,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一年级的轩轩患有多动症,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导致学习吃力、情绪不稳定,休学在家进行治疗。为了不拉开与同学们的距离,复学后更好的融入班级生活,班主任李老师为此特别组建了一支家访小分队,包括科任老师、轩轩要好的同学。他们利用周末时间,来到轩轩家中,让同学陪伴轩轩聆听老师讲解,做好示范;通过趣味活动,训练轩轩集中注意力。同时,李老师还详细了解轩轩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作息,引导其父母摆正心态,多表扬鼓励,少批评辱骂,建立正面而友善的家庭教育氛围。

家访结束时,家长感激地拉着老师的手说:“感谢老师们对孩子的关心。这种家访的方式非常有效,既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学校的爱,又让我们家长学习到了更多教育孩子的方法。”

老师认真辅导学生作业

老师仔细询问学生在家情况,心会跟爱一起走。

五年级学生小可,在换了班主任老师后,总是以生病为借口不想上学。新接班的张老师敏锐的察觉到小可的表现,于是将小可家作为家访的第一站。

“小可,你怎么啦,哪里不舒服?”张老师摸摸她的额头,温柔地问。

“张老师,您怎么来啦?”小可有些激动地问。

“小可,我看你最近心不在焉的,无心学习,所以过来看看你”,张老师和蔼的说。通过一番平等而真切的交谈,小可诚实的说出了原因——舍不得原来的班主任老师。“我是你的老师,也想做你的朋友、亲人,你有什么心事或者难题,都可以告诉我。”

 “张老师,谢谢您!”小可的一句感谢让张老师感到了孩子的真诚、朴实,也坚定了走好家访路的信心和决心。

老师、家长、学生促膝交谈,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努力做好家访“后半篇文章”。

下半年,家访工作全面启动后,以班为单位,组建以“老师+骨干学生”为主体的家访团队,建立“111”家访工作机制。即,1周走访1-2户;每学年每个学生至少走访1次;特殊学生每月至少走访1次。目前,已完成入户家访364户。

通过家访,增强了家长的教育责任意识,提高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认可度,进一步建强了家校共育的纽带。通过家访,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各种习惯、家庭教育、心理状况等方面。根据家访中获取到的信息,老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采取针对性更强、更有效的措施,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家访这条路,既要走得早,更要走得好,家访这条路,我们既要走出责任,更要走出使命,方能不负韶华不负初心!

编辑:伊佳

责编:付艺薇

来源:天府新区新兴小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