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24500 87512291 13348897983

投稿邮箱:sctxzvip@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州频道 > 成都 > 天府新区

非遗文化进“成都石室天府中学”,快来pick你最爱的非遗艺术

四川行知教育网讯:时光无声,岁月有痕。穿越千年的智慧,在信念中永存。一场关于非遗传承的大幕在石室天府中学徐徐拉开……

文化遗产是社会进步的载体,它凝结了民族智慧、体现着民族精神。非遗作为时光遗留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辉煌的见证。

2020年9月30日下午,成都石室天府中学教育国际化系列活动——第四届非遗文化节在学校体育馆隆重举行,我校高一年级全体师生汇聚一堂,一起致敬匠人匠心,助力非遗传承。

落落大方的四位主持人上台,为本次非遗活动开场

学校副校长李萍在开场时发表了讲话,强调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鼓励石室天府学子弘扬国粹,秉承匠人精神,开拓美好未来。

李萍副校长邀请一位石室天府学子为狮子“点睛”,宣布非遗活动正式开始。

本次展演项目主要包括非遗讲坛、非遗展台、非遗影院等环节,项目包括舞狮、川剧、剪纸、绳编、糖画、茶艺、皮影戏等。精彩的讲解和表演,感染了全体师生,现场时时掌声雷动。

舞狮

鼓点激扬,呼啸而来,似春雷滚滚。

同学们循声望去,便看见两只威武的彩色狮子,随着鼓声有节奏地舞动着,动作一致,干净利索,尽显狮子的威武。两只狮子踢跳翻蹬、立卧滚抖、勇猛憨厚、惊险逗趣,那两个舞狮的师傅配合得非常默契,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喝彩声连连不断。

舞狮是别具一格的文化艺术形式,它经久不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几百年来,它已演化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川剧变脸

忠耿刚烈的关羽,勇武过人的甘宁,奸诈阴险的曹操,刚直坦率的张飞……川剧变脸以百变者的姿态,激起青春与文化的碰撞。

每一次变脸,都伴随同学们一片掌声的波澜。

川剧变脸演员精湛娴熟的舞台功底,精彩上演一张张脸谱的交替变幻,让同学们感受变脸奇幻与神秘。

长嘴壶茶艺表演

伴随着悠扬的音乐,两位茶艺老师献上了精彩绝伦的表演,赢得同学们此起彼伏的掌声。一番翻转腾挪,提壶把盏的奇异演示之后,再看这杯茶,心境已然不一般。杂技者,悦人耳目,艺术者悦人心境。

长嘴壶茶艺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观赏性。沸水在长嘴中流过,自然降低了温度,水就不会太烫,最适合泡茶,特别是泡盖碗茶。长嘴壶茶艺表演用肢体语言表达各种文化内涵,长人知识,发人深省。

在后来的互动环节,茶艺老师细心讲解提壶、掺茶的要领,让同学们亲身体验长嘴壶茶艺的妙趣。

剪纸

一张薄薄的纸,经过一剪一琢磨,便能呈现风情各异的美丽画面。传统的剪纸手艺人,全凭手中的一把剪刀,剪出了美好的生活愿望,剪出了朴素简单的平淡日子。作为剪纸的“利器”,剪刀的正确使用不容小觑,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逐渐正确地掌握了剪刀的使用方式。

“老师,您看我到了这一步之后怎么剪?”

“老师,剪成这个弧度可以吗?”

对于同学们的问题,老师在场进行了指导。之后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又一起学习了蝴蝶的剪法。

瞧,同学剪的一对蝴蝶是不是灵动欲飞呢?

皮影戏

“一口能说千古事,双手能动百万兵”。

小小的皮影戏让师生们领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的无穷魅力,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学生对于民俗文化的兴趣。同学孩子们通过听、看、摸、闻等方式,深入了解了皮影的使用材料、制作工序、演出方法等。同学们还就周军老师带来的新式演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创作出传递社会新风尚和校园新气息的新时代皮影作品。

绳编

五颜六色的线绳加上几根挑针、一把剪刀、一只打火机,差不多是编绳老师的全部“家当”。

只见她手指上下左右翻绕压挑,彩色线绳如音符般欢快跳跃,不一会儿功夫,一条精致的绳编手链便在指尖“诞生”。

“先将红绳对折一下,分成左右两根绳子,然后左绳压在右绳上,形成了一个线圈……”绳编老师神情专注,偶尔略停一下,给同学们讲解编织要点。在绳编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都学得非常认真,默默许下自己的心愿,给绳子打上结,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心愿就这样被记录下来了。

糖画

糖画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手工技艺。糖画,就是以糖做成的画,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

一勺一铲、一锅一板,将糖放在火炉上熬成糖液,用勺浇铸成栩栩如生的龙、凤、花、鸟、走兽、禽鸟等各种吉祥图案。以人物和动物的造型最为有趣,若是侧面的形象,便以线造型,若是正面的形象,则用精料将其头部堆成浮雕状……

同学们把糖画老师团团围住,仔细观看和欣赏这项精湛的民俗文化技艺,糖画老师以勺为笔,以糖为墨,凝神静气,运腕走勺,在大理石板上速度飞快地勾勒出精美的造型!

咬着糖饼的同学们,边走边吃,仿佛勾起童年儿时的美好记忆。  

启智慧,润情怀,塑匠心,承精粹。

成都石室天府中学教育国际化系列活动——第四届非遗文化节,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青少年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让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兴趣。

同时,有年轻力量传承的民族瑰宝,让传统走进了更多人的心里,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让千年的璀璨文化能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传承的力量,坚守的信念,也将使石室天府学子们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大朋友小朋友们一起观看非遗表演

非遗文化展示,同学们流连忘返

编辑:伊佳

责编:付艺薇

来源:成都石室天府中学 四中天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