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17
四川行知教育网讯:1933年4月毛主席率领着红军干部们迁到江西瑞金城外的小村子——沙洲坝。这天傍晚,毛主席看见了一位老表挑着一担很混浊的水走来,便上去询问:“这么脏的水到底是用来干嘛的?”挑水的老表回答:“是用来喝的。”毛主席仔细看了看这水,发现里面不仅脏而且有小虫,便问:“这里是否有别的水源哟?”挑水的老表回答:“我们沙洲坝就是缺水,人喝、浇地、洗菜全靠这水。”挑水的老表继续回答:“在山脚下有一股清泉水,就是路远水少,半天才挑上两担。”这天晚上,毛主席整晚都在想怎样解决群众的饮水难题。
第二天清早,毛主席就到村里村外转上了好几圈,命令红军干部们用大楠竹代替水管把山脚下的泉水引出来,用一只大桶接住,暂时解决了群众的饮水难题。但为了全面解决群众的饮水难题,毛主席准备在泉水附近打井,但是泉水距离坟墓很近,群众不宜用。于是,毛主席又命令红军干部们在距离泉水较远的地方打井,并亲自下井去井底铺上了木炭和沙子。这样,井很快就打好了。一位老婆婆双手捧着又清又甜的泉水大口喝下,之后感激不已的对毛主席说:“你真是替我们把什么心都操到了。”
我们红军干部好作风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让我们知道了只有真正的把工作做到了群众心坎儿上,群众才会紧紧围绕在我们党的周围。
(讲述者:三3中队 尤一帆)
编辑:小伴
责编:付艺薇
来源:四川天府新区籍田小学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四川行知教育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30294号-1 站长统计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传媒集团)红星国际3号楼1405-1409 邮编: 电话:028-86624500 13348897983
成都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