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25
原标题:融合语文道与术 点亮课堂满天星——周晓玲工作室参加双流区名教师工作室2020年度考核报道
四川行知教育网讯:一叶荣华春秋意,年月回首却思量。2021年1月23日,在周晓玲导师的带领下,工作室参加了“成都市双流区名教师工作室2020年度考核汇报活动”,导师在会上作了题为“以道驭术,以术载道,道术并重共生”的汇报。
首先,导师从“以需求为导向,着力道术共生研究”开始汇报。工作室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学员学习的四大需求:1.需要更新自我的语文教学理念;2.需要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式;3.需要立足课堂实践,提升自我的专业能力;4.需要研究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教学策略。
接着,导师介绍了立足学员需求,工作室2020年“以课题为主线,研究融合语文之道”和“工作室以课堂为阵地,提炼融合语文之‘术’”的研修策略。工作室在研究融合语文之道上坚持理论学习与课例研究相结合,提升理论认识;坚持自主研究与团队研究相结合,彰显学员个性;坚持线上研究与线下研究相结合,解决研究问题。工作室以课堂为阵地,践行读写融合课型研究,提炼读写融合规程;建构“读写融合333”模式,形成读写融合策略;探索高效学习方式,促进自主与合作融合。周晓玲导师指出:一年来,工作室全体学员群策群力,携手前行,立足融合语文“道”与“术”并重共生的研究,实现了学员的“五度”成长:次次理念的转变,实现认识的高度;点点行为的转变,实现操作的宽度;时时专业的辐射,实现引领的广度;丝丝幸福的洋溢,实现友爱的温度;累累丰硕的成果,实现行走的厚度。回望这一年,研究成果也如秋天的麦穗,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上午的工作室汇报结束后,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所长汪桂琼做了点评发言。她高度肯定了工作室汇报“六有”:一有教学主张、二有需求导向、三有课堂主阵、四有课题研究、五有成果产出、六有区域影响。同时也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要对工作室建设理性认知,如怎样发挥领衔人的灵魂作用;如何提升工作室的品质;如何实现导师与学员的共同成长等。二是要理清几个关系,即领衔人与学员的关系、教学主张与实践的关系、导师单位与成员单位的关系、工作室成果与领衔人的关系。三是工作室汇报方式的优化。如可以让工作室成员来汇报、可加入成员成长的典型案例、可对工作室的运行方式进行汇报等。专家的点评如一盏明灯,更清晰地照亮了前行的路。
道是河,术是舟;道是舵,术是桨,无河无以载舟,无舟难以渡河,无舵则无方向,无桨则无动力。“道”让学员有清晰的方向感;“术”让学员掌握具体的方法。工作室通过以道驭术,以术载道的方式,实现道术并重共生,使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迅速成长,让合格的年轻教师走向成熟,使成熟的教师迈向优秀。新的一年,将向着“体验丰盈和谐的语文生命意趣”的美好愿景继续同行,在融合语文之路上点亮漫天星光!
图文:邓丽
编辑:伊佳
责编:付艺薇
来源:双流区实验小区东区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四川行知教育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30294号-1 站长统计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传媒集团)红星国际3号楼1405-1409 邮编: 电话:028-86624500 13348897983
成都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