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25
四川行知教育网讯:时光匆匆,岁月流转,刘旭工作室第二批学员已结束一学年的学习工作。这一年里,学员们从自身需求出发,立足各自的校级小课题,并聚焦研究目标,锁定研究内容,确立研究方法,以理论指导实践。工作室以小课题研究为主线,问题导向,任务驱动,序列化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刘旭工作室2020-2021学年度上期大事记
为了总结一年以来的经验与成果,筹划下一阶段的学习活动,1月13日上午,迎春小学刘旭工作室召开了2020年度工作室总结会。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教育与高等教育研究所刘旭副所长,迎春小学万志强校长、教科室黄成睿副主任以及工作室全体学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伊始,工作室组长申云飞老师对这一年的学习工作进行了总结。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刘旭工作室成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各个小课题组的成员们紧紧围绕课题方案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目标、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培养了老师的科研意识,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升了课题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020年收获满满,这一年的工作室活动给予了很多启示~
一、开展“一引领二结合”的小课题研究
一引领是导师引领。本学期迎春小学刘旭工作室举行了小课题开题报告会,刘旭导师对各课题组的课题研究进行了指导。各课题组都对问题的提出、研究核心概念、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思路与措施、研究方法、预期研究成果等进行了详细汇报,刘旭导师针对每个小课题都提出了细致、有针对性的建议。开题报告会有思想的碰撞、有智慧的启迪,通过刘旭老师的指导,各课题成员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增强了研究的信心,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结合是理论实践结合,自研共研结合。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是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改进教学工作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问题就是课题,工作就是研究。迎春小学的小课题研究以先进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自主研修和集体研究并驾齐驱,相辅相成。
二、开展“线上+线下”的理论学习
爱因斯坦说:“我们所创造的这个世界,是我们思维的产物,不改变我们的思维,不可能改变我们的世界。”我们就在工作室负责人刘旭老师的带领下,不断学习先进的理论,理论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必读书目、选读书目。在这期的读书沙龙活动中,工作室的学员们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教育教学经验交流分享读书心得,思维的碰撞令老师们受益匪浅。除了线下研讨,我们工作室的又一特色就是利用网络提供的电子平台——微信群,开展教育教学的线上交流。刘旭导师会为我们推荐各类文章和教育热点话题,“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这里也成为一方见证我们工作室成长的沃土。
三、开展“四环节”的课例研究
课堂是青年教师钻研课题、钻研教学的主阵地,青年教师就是要在课堂上磨练自己,做到真探讨、真研究、真提升,除了加强理论学习外,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使工作室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在课例研究过程中,形成了“四环节”的研究模式——
课前,预设相关策略,制定观察量表;
课中,选定视角,跨学科观课;
课后,上课教师首先自评反思,课题组教师互相评价,最后导师点评;
研讨后,各课题组优化策略,丰盈研究成果。
课例研究四环节的运用,指明了课例研究的方向,提高了课例研究的实效性,以课例为载体,推进小课题研究,有效提高了教师教学科研水平。
接着,工作室学员从活动参与、心得感悟、专业成长、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交流探讨。各位学员畅所欲言,分享收获与快乐,同时剖析自己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与策略。
加入刘旭工作室,时刻牢记教师发展“五个一”学习职责,阅读一本好书、打磨一堂好课、撰写一篇论文、研究一个课题、进行一次展示。告诫自己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个人教育教学科研水平。
在师父的指导下,阅读了《7个习惯教出优秀学生》和《岁月如歌》这两本书。阅读《7个习惯教出优秀学生》,了解了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这七个习惯,也尝试着从自身做起,学习和实践七个习惯。
这一年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了小课题的研究方法,从课题的确定到开题报告的撰写都在师傅的指导下一步步前进着。在这个过程中,撰写了《浅谈传统文化融入常规德育教育》和《爱心、耐心、细心滋润着迎小的花儿》两篇论文,论文写作实现了零到一的跨越,非常感谢师傅的指导。
这一学年,非常感谢师傅带领我们进行了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学习观摩活动。罗琦老师执教的二年级《多幅图看图写话》,掌握了教会孩子看看图写话的方法;张婷瑶老师执教的四年级美术课《有趣的字母牌》,明白了对孩子进行视觉呈现的及时评价的重要性;熊晓容老师执教的四年级《数图形的学问》,组织小组合作提供了方向。
老师,这一学期,你有什么收获呢?
执教了四年级美术课《有趣的字母牌》。课后师傅和老师们给予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也让明白课堂中的教学机智对于课堂活动是多么的重要。懂得了要让学生在站课堂的正中心,让学生成为情境展开的主角;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情感、兴趣和个性思维。
师傅给予教学指导无处不在。前段时间,师傅在微信群里与我们分享了《老师,你敢上裸课吗?》这篇文章。认识到,一节美轮美奂、气势如虹的精品课,其对日常教学的指导意义是存在争议的。公开课也可以在不过分预演、过分雕琢的情况下,真实地呈现“原生态”的教学过程。教师要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精心备课上,如同那些教育名家们一样,真正的“用一辈子备课”。
这一学年,由代表《小学低段语文绘本阅读教学指导策略研究》课题组执教了《我有友情要出租》一课。通过课题视角下的观课议课,我发现了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课堂上应关注全体学生;应该分层提问;应该使用儿童化的语言。
师傅常说:“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我认为,我们在教学中所面临的真问题,才是要研究的课题。当教师意识到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某种“问题”并想方设法在“行动”中解决问题,并且不断回头“反思”解决问题的效果时,教师也就踏上了“问题—设计—行动—反思”的专业成长之路。
教育家于漪老师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有两根支柱,第一根支柱是勤于学习,第二根支柱是勇于实践。”定位好自己的目标,价值与目标清晰地立在那里,但如果不付之于行动,等于空谈。说干就干,需要做到:第一,认真扎实做好小课题研究;第二,拓展阅读以拓宽视野;第三,听课教研,增长智慧,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指明方向。
本学期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完成了课题的前期调查工作,确定了课题名称,经过多次修改,完成了开题报告的撰写,并成功立项。此外,在同事的帮助下,完成了本学期下的第一次课题研讨课。其间,工作室的老师们对我帮助良多。今后,会继续有条不紊地开展课题研究,积极撰写论文,申报公开课,丰盈研究成果。
经过师傅的指导,在这一学年针对小课题《小学中段数学小组合作的有效性研究》成功开题。在研究行进过程中,对自己班级的学习小组做了一些调整。比如创建班级小组评比栏,营造小组合作氛围;明确小组合作要求,加强小组交流参与度等等。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小组合作的方式和效果确实发生了改变。
刘旭导师对工作室成员一年来的进步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刘旭老师要求让阅读成为生活的常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多读对教育教学、专业成长有引领作用的书籍,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和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小课题的研究也不能脱离教学工作,需要在课堂中研究,只有踏踏实实地把研究落地,研究之路才能走得更实在。
万志强校长对刘旭导师驻校指导表示衷心地感谢,青年教师成长的样态就是要把刘旭导师作为专业成长的榜样。他同时祝贺工作室成员这一学年所取得的卓越成绩,希望来年在工作室中学习更加有深度,关注教育最终的目标。研究走向专业,使研究更具工具性、技术性、方向性。
教科室黄成睿副主任有感于一年来学员们在刘旭导师的引领下,从“敬畏研究”到“主动研究”的可喜转变,提出教师教育科研的路径与方法,正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捷径。学员们不仅要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有所建树,也要将课题研究的方法论迁移到自身的专业发展中,加速自身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回顾这一学年,在忙碌中找到了充实,在细微中我们理解了认真,在总结中得到了反思,在反思中收获了成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刘旭导师的带领和学校领导的关心下,新的一年一定会不断求索,不断研究,取得更大的进步!
编辑:伊佳
责编:付艺薇
来源:成都市双流区东升迎春小学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四川行知教育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30294号-1 站长统计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传媒集团)红星国际3号楼1405-1409 邮编: 电话:028-86624500 13348897983
成都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