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24500 87512291 13348897983

投稿邮箱:sctxzvip@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州频道 > 成都 > 双流区

双流区实验小学东区对口帮扶巴塘县竹巴龙小学系列二

原标题:帮扶点对点 教育心连心——双流区实验小学(东区)对口帮扶巴塘县竹巴龙小学活动报道(二)

四川行知教育网讯:2020年10月14日,双流实小东区支教团队三人在教科室主任周福生的带领下,再次来到巴塘县竹巴龙小学,继续开展援藏援教工作。由于从所住酒店到竹巴龙小学正在修路,为了不堵车,老师们早上6:30准时从酒店出发。



上午九点,周老师为竹巴龙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执教了一首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为了消除孩子们的紧张、陌生感,周老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进行了自我介绍,还给自己取了一个藏族名字:奔马。接着,孩子们紧张的心情开始舒展,从羞涩的自我介绍到自信地自我介绍。


随后,周老师用送别的古诗句介绍了什么是送别诗,然后导入《送元二使安西》教学。通过学生的回答,他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五步学习法”:解诗题,知诗人,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由于孩子们平时学习模式比较单一,周老师耐心地鼓励、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热情被逐渐调动起来,课堂洋溢着轻松欢乐的气氛。课中,尽管孩子们在相互交流时略显羞涩,上台表达时还不够自信,但是他们勇敢地迈出了自己的第一步,说出了自己深埋内心的话。孩子们跟着老师一步步学习古诗,不断挑战自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顺利完成了古诗的学习,掌握了古诗的学习方法。





课后,在和孩子们的交谈中,老师们发现他们对这一节课印象深刻,能学以致用,还送了一句诗“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在和老师的交流中,他们对古诗教学的这种模式非常认可,可操作性强,对他们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下午,周老师为竹巴龙小学的老师带来了一场主题为《教师怎样做小课题研究》的讲座。在互动中,周老师得知他们几乎没有参与过课题研究,也没有撰写过论文。因此,周老师进行了细心、细致地进行了讲解,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积极撰写论文投稿,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这次援教途中,双流实小东区一行三人经历了从平原到高原的旅程,受到了高原反应的痛苦折磨,但心系藏区教育,不忘帮扶初心,根据竹巴龙小学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地进行连续帮助。汉藏一家亲,教育心连心,对口帮扶,实小东区一直在路上。

图:钟俊   

文:刘安兴

编辑:伊佳

责编:付艺薇

来源: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