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15
四川行知教育网讯: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教师的身心健康不光关系着个人生活,还关系着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社会和谐,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关爱教师心理健康,让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去开展工作、拥抱生活,帮助教师掌握科学的儿童心理教育方法去读懂儿童、影响儿童、帮助儿童、引领儿童,让每一位儿童都健康快乐、自信阳光地成长是每一位老师的责任和使命。
2020年秋期开学伊始,棠湖小学隆重举行全体教师心理专题培训,特邀嘉宾——“小圆桌成长咨询联合创始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硕士曾苏尧老师及其团队,培训主题为《教育,从读懂孩子行为开始》。
问题即课题。专业引领,是提升教师能力和素养最快速的路径。本次培训围绕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
一.学生激烈情绪的背后是?面对学生的激烈情绪,老师能够做什么?
二.怎么避免学生抑郁焦虑?面对抑郁和焦虑,老师能够做什么?
三.教师自我照顾,怎么觉察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能量?
01 、学生激烈情绪的背后是?面对学生的激烈情绪,老师能够做什么?
◎学生激烈情绪表现
面对学生突然爆发的激烈情绪,老师要努力尝试着找出情绪表象背后的“触发点” ,建议老师们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学生激烈情绪应对
*ta是因为不安全感,所以在保护自己。
*ta不是针对我。
*冷静,不要陷入和学生的斗争中去。
*学生情绪爆发不是针对你,很可能是ta的触发点被你不小心踩中了。
*ta爆发不是针对你,其他人踩到,ta也会情绪爆发。
*观察触发点是什么?避开它!换个方式,下次尽量避免踩到“触发点”。
*寻求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帮助!......
02 、怎么避免学生抑郁焦虑?面对抑郁和焦虑,老师能够做什么?
老师要高度关注的两种心理困扰——抑郁症(可能引发自杀)焦虑症
◎两种心理困扰
教师要高度留意学生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的三种状态——
状态1.没有尊严和价值
状态2.绝望无助
状态3.孤独
◎出现抑郁、焦虑的三种状态
◎满足学生的四种心理需要
教师一定要避免让学生长期感受到这三个状态中的任意一个,尤其要避免让不当语言或行为成为“触发点”。因此——
*老师要避免对学生使用羞辱、攻击性的语言或惩罚。
*老师要避免给学生下定论,永远贴上负面标签。
*教师要留意孩子的特定情况(如:家人离世、家庭离异、家庭暴力等)。
*老师要避免营造排挤孤立的氛围,不接纳学生。
*老师还要特别留意班级特殊孩子,(如:身材不同的孩子、成绩行为习惯较差的孩子、朋友不多的孩子、家庭特殊的孩子等情况特殊、易被排挤的孩子)
03 、教师自我照顾,怎么觉察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能量?
要让孩子享受幸福快乐的教育,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首先教师要努力成为拥有健康幸福的体魄和情绪、具备传递幸福和快乐能力的人。
教师怎样做好自我照顾,怎么觉察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能量、觉察自己的情绪?
一是要觉察自己的情绪。
情绪能够引起身体的反应,可以通过身体反应来觉察情绪。
◎案例:情绪温度计
情绪就像一个温度计,蓝绿黄红各不同。实时觉察很重要,善于调节有妙招。
二是用积极的思维方式对待生活。
睡觉、听音乐、吃好吃的、玩游戏、找人倾诉、找人玩、阅读等等。
◎自我调节推荐书、自测表
培训精彩瞬间
|用心倾听,会心感受
|交流讨论,心灵碰撞
|真情感悟,诠释教育
|用爱播种,共待花开
弗洛伊德的学生阿德勒说过这样一句至理名言:“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棠湖小学非常重视师生的身心健康,通过专题讲座、个体咨询、定时团辅、个案降挡、家校面对面、云端“心相约”等,着力构建系统的心育课程及预防体系。做“心中有爱,眼里有人,手中有法”的心灵守护者,我们是认真的。
编辑:伊佳
责编:付艺薇
来源: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四川行知教育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30294号-1 站长统计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传媒集团)红星国际3号楼1405-1409 邮编: 电话:028-86624500 13348897983
成都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