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07
四川行知教育网讯:“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有的花开在春天,也有的开在别的季节......”
可爱的老师
“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辛的工作,双流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老师们坚持定期为那些不能到校学习的孩子送去知识和温暖,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花儿般的孩子
小雨最开心的时刻是送教工作组老师们到来时。小雨生活在一个充满坎坷的家庭里,母亲离家出走,父亲老实厚道,又无一技之长,祖父常年卧病在床,还有一个在读幼儿园的弟弟,全家的生活全靠低保维持。今年初祖母接连摔伤、烫伤,一家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工作组的曹老师是一位初为人母的新手妈妈,她为小雨带去了有趣的绘本故事,带着他一起做游戏,她希望小雨能像同龄的孩子一样拥有快乐、享受快乐。有着二十几年德育工作经验的尹老师非常注重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她善于倾听,常以拉家常的形式与小雨的家长开展谈心工作,慢慢地拉近了她与家长之间的心理距离,从陌生到熟悉,得到了家长的充分肯定与信任。
送教工作组曹老师和小雨一起读绘本
送教工作组尹老师为小雨的家庭送去生活必需品
花儿般的孩子
军军如星星般沉寂,没有什么语言,不愿与人交流。是的,他就是来自星星的孩子。自闭症孩子军军常年与八十多岁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日常的学习任务由区特教资源中心送教工作组的老师们承担,送教老师坚持每周到军军家中为他上课,和他一起学习、一起做手工、一起游戏。年迈的爷爷奶奶在经过前期的无法面对,以泪洗面后,渐渐地接受了孩子的情况。每每见到军军偶尔的笑容,听着军军不太清楚的“奶奶”、“爷爷”,爷爷奶奶总是展颜欢笑,这似乎是这么多年带着孩子最大的收获。看着军军拿着扫帚扫地,拿着抹布擦桌子,爷爷奶奶总是感叹孩子大了。我们一直坚信,孩子总会成长,成长到足够强大!
送教工作组梁老师为军军做认知训练
送教工作组陈老师和军军一起做手工
莉莉,是一位脑瘫女孩,她的哥哥同为残疾人士,已经成年并参加工作,被命运捶打的家庭并没有放弃她,妈妈倾尽全力地照顾她。区特教资源中心送教工作组的老师们也没有放弃她,为她送去知识和温暖,大家为她能拥有有质量的生活和学习而共同努力着。
送教工作组周老师为莉莉讲绘本故事
花儿般的孩子
小宇,拥有一个被身体限制住的有趣灵魂。他是一个爱生活、爱家人的阳光男孩,他能说会道,喜欢思考与沟通,求知欲望强烈,常与送教工作组的老师们就某个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也常会因幽默的语言惹得老师和家人们哈哈大笑。虽然小宇的下肢萎缩,但他却没有停止去欣赏生活的美好!
送教工作组宋老师检验小宇认读生字的能力
花儿般的孩子
走进昊昊的家,他一个人坐在轮椅上望着墙壁发呆,屋子里黑暗潮湿。他很敏感,不愿提起自己的身体状况,通过聊天,工作组的老师们了解到昊昊与家人的误解很深,自卑心理严重,他不愿意走出家门,他讨厌旁人看他的眼光......工作组的老师们在了解了情况以后,一致认为目前对于昊昊来说,书本知识不是他最需要的,我们必须为他打开心结,帮助他接纳自己、接纳他人,更好地融入社会。
在向家长了解情况、查阅资料后,送教工作组的老师为他制定了心理辅导方案。慢慢地,昊昊能与家长心平气和的交谈了,他爱笑了、阳光了,因为他知道,只有走过释放、疗愈的过程,才能真正的接受自己,力量才会出来。同时还要学会接受现实,只有当他包容了这个世界时,他才真正拥有了平和幸福的人生。
在送教工作组王老师的协助下,昊昊勇敢的走出家门
送教工作组谢老师在对昊昊进行心理辅导
从中心到特殊儿童家的路上留下了无数的汗水与艰辛,老师们为能做好这项工作而感到骄傲,因为老师们的耕耘与收获并存,他们的付出换来了残疾儿童点滴的进步,迎来了家长的笑颜。老师们正努力地把温暖的“阳光”送进孩子的心坎里,让他们体验到被人关怀的温暖,愿每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
编辑:伊佳
责编:付艺薇
来源:成都市双流区特殊教育学校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四川行知教育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30294号-1 站长统计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传媒集团)红星国际3号楼1405-1409 邮编: 电话:028-86624500 13348897983
成都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