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24500 87512291 13348897983

投稿邮箱:sctxzvip@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州频道 > 成都 > 双流区

“战疫”在前方 “科学”在线上——记双流区实验小学停课不停教

       科学课程

       2020年,农历庚子年,这一个不一样的春节假期,让我们每个经历着的人难忘。在“新冠”病毒的笼罩下,每一座城市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没有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口罩”成为必备年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让医护人员成为战士,临危受命驰骋武汉。作为教育者,唯有守住学生来之不易的书桌,让学生回忆起这段时光,一定不是居家防疫的琐碎日常,而是一段值得回味的学习经历。


       学校科学组的全体教师在校领导以及组长的带领下积极探索“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老师们迅速从假期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教材内容的选取、教学形式的采用、学生兴趣的调动、学习情况的反馈……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如今樱花已开,“抗疫”已看到胜利的曙光,“线上”教学工作已进行了将近一个月,初见成效。

       一、以纲寻法

       线上、线下殊途同归

       小学科学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契合小学科学教育。

在此次的“线上”教学中,科学组依旧沿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推出趣味实验以及自行选择观看的视频合集,让居家学习不再单调。


       教师准备

       老师们为学生准备了“无字天书”、“垃圾填埋”、“污水的净化之旅”、“涌动的可乐”等趣味实验微课视频,以及“我的太空之旅”视频资料包。学生通过微课视频的讲解,利用家里常见的实验材料完成实验。





       学生通过这种方法既能感受到科学的趣味性,又能将抽象的物质变化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学校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小小实验员。

       二、破旧立新

       书内、书外融会贯通

       通过将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合理用于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探究为核心,才能有效调动起学生参与科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学生完全处于居家防疫的状态,选择适合居家学习的教材内容,并将其内容生活化,充分利用家中资源进行教学,是实小教师们重点考虑的问题。


       1.教学内容选择——尊重现实。

       网络教研图

       在疫情的影响下,环境问题、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值得每个人反思。

       比如,六年级下册的“环境与我们”这一单元,在“对垃圾的研究”这一部分中,要求学生认识垃圾的数量、成分,但特殊时期,考虑到垃圾是绝对不能碰的,果断舍弃这一课,而是选择安全的课时安排学生进行学习。


       2.实践操作用品——唾手可得。

       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但由于居家学习缺少实验室中配套的材料,只能选择用家里的现有材料进行替代。



       以垃圾填埋实验为例,如教材中用到矿泉水瓶、细石子、墨水等,考虑到学生家里有塑料瓶、纸巾,可能没有细石子,在这样的情况下,指导学生大米代替细石子(米和黄豆先洗净);考虑到墨水会污染大米,选择用酱油代替墨水,原本实验室中完成的可在厨房里就可以完成,而且大米还可以继续食用,培养学生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关于污水的处理,同样,用米代替石头,用餐巾纸代替细砂,有米、餐巾纸、塑料瓶制作一个简易净水装置,用酱油代替污水,学生在家里进行污水过滤实验。


       3.网络学习资源——精挑细选。

       六年级“宇宙”单元知识的学习,需要有一定知识,单纯的死记硬背并不能够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考虑家长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在居家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①结合教材内容寻找视频资料。如“月相变化的原因”、“日食和月食”形成、“太阳系”之谜、“星座”之谜,视频中进行学习。

       ②为学生推荐利于学习的手机app。在宇宙这一单元,为学生推荐“星空app”,学生利用“星空app”观察星空,在阳台抬头看向夜空的时候,并不简单的看到星星,而是能准确地了解到星星的名称,所处的星座等信息,鼓励学生与家人分享,提高学生积极性。

       还有像“喜马拉雅app”电子音频书里面的《科学开开门》、《科学故事》、《四十六亿年地球物语》;当面对不认识的植物,能够根据拍摄图片实时查阅植物资料的“形色app”等都是推荐给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良好资源。


       三、巧搭支架

       校园、家园齐心协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指引下,自学教材难免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因此,要求学生详细学习部分,老师尽量用图片和说明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辅助指导,重点知识用方框框住,学生实验方法和过程用红色标注,并将学习重点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发放给家长,即使孩子独立自学,也可对教学内容进行初步掌握,让孩子走出学习的困境。



       对于阅读科学书籍、观看科学知识视频等任务,老师们引导中高段学生,对视频中学到的内容进行总结,绘制知识整理框架图;低段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设置亲子游戏,寓教于乐,比如在一年级下册第一课《发现物体的特征》我们引导家庭开展亲子“猜物”游戏,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银杏娃们的精彩表现吧~




自制天平,保持平衡


看我用望远镜观察月球



取下一朵油菜花

把春天留下


你瞧!这些物体都可以浮起来哦


我成功点亮了小灯泡哦





银杏娃们

自己试验、观察、记录

用自己的双手

了解这个世界的奥秘

       “防疫在前,科学在线”。在这个特殊的春天,双流区实验小学科学组的老师们用心,用情带领孩子们畅游的科学探究的海洋,把科学之精神,求真之态度、创造之活力化作防疫之力量!


来源:双流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