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24500 87512291 13348897983

投稿邮箱:sctxzvip@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新闻 > 热点新闻

四川省教科院附小丨让生命之舟在“道法”课程的浸润下扬帆远航

近日,四川省教科院附属实验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组谭丹犁、李哲、龙维3位老师参加了四川网络教研平台举行的网络教研活动。


活动前期,附小3位老师在省级道法教研员的悉心指导下,对课程的主题定位与结构进行了反复地梳理和打磨,并最终为全省小学阶段的道法老师们带来了具有附小学科特色和课程探索的课例。

网络教研活动

道法与心理学融合

谭丹犁老师讲解了小学一年级第一单元第2课《拉拉手,交朋友》,通过游戏设计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文明规范的社交礼仪,培养人际交往和适应能力,帮助他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道法与生活融合

李哲老师在第三单元《吃饭有讲究——洗手七步歌》的课堂中,联系时事热点和生活实际,导入童谣和游戏的环节,让孩子自然而然地产生社会责任感,适应并喜欢学校的生活。


道法与美育融合

龙维老师为大家带来了第一单元第2课《欢欢喜喜庆国庆》。考虑到低段孩子具有认知形象性、具体性和无意性的特点,龙老师通过“设计国旗”“赏析国旗”“认‘旗’字”和“说做法”四个环节,带领孩子感受国旗设计的美感,认识到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爱护国旗是爱国的表现,从而对国旗产生敬畏之情。


附小道法组组长周婧老师以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探究”为主题作经验分享。

周婧老师总结道,附小道法学科从学情出发,以师情为基础,结合教育部制定并印发的相关学科建设文件精神,梳理出4大学科提升点,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课堂,二是五育融合理念落地课堂,三是优秀传统文化滋养课堂,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进课堂,给思政课添一把“金钥匙”。


附小“道德与法治”课程特色





基础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4大特点: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目标是培养儿童健康愉快生活的能力,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

在课程建构上,附小道法课程立足五育并举,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与数学辩证思维相结合、与德育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立足多样化的情境,联系时事热点和生活实际,拓展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升爱国意识,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作业设计上,分为科学探究性作业、学科实践性作业和跨学科综合作业,联系社会热点、传统节日、校园活动等,设计出跨学科、多形式的道法作业,包括讲故事、唱队歌、观电影、办板报、做劳动等。

“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展示

看,附小道法作业简直是太太太精彩了!孩子们不仅在丰富多彩的作业中学习了传统文化、体育艺术、自然科学等知识,还在潜移默化间学会了团结协作、独立自主、深度思索和创新实践,爱学习的种子在他们的心头慢慢地生根发芽!一起欣赏孩子们趣味十足的作业吧!



让生命之舟,在道法教育的浸润下,扬帆远航!


编辑:小半 责编:付艺薇 来源:四川省教科院附属实验小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