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13
“双减”下,我们更需聚焦课堂,变革课堂,通过课堂实现减负提质增效。为诊断课堂教学问题,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四川天府新区正兴小学在11月22日--12月3日,举行了为期两周的推门听课活动。全体行政人员、教研组长走进课堂,与老师们一起交流、研讨“双减”下课堂教学的新样态。
语文课堂
语文教研组共听了5节课,3节识字课,2节阅读课。课堂教学中,教师紧紧围绕“以生为本,‘创’于课堂”教学理念,充分研读教材,研究学情,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让学生深度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学习。
教师风采
课堂纪实
在识字教学课堂上,老师们采用多形式趣味识字,三环节教学,培养学生识字能力。1.读中正音:独立认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小老师教读,巩固识字正确率;开火车读,扩大学生参与率;小组及男女生交替读,培养倾听和评价能力;站姿朗读, 改变学生整堂课一个坐姿,构建健康课堂。2.认中辨形:交流汉字记忆方法,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分享联想到的形近字、同音字,在辨析中区别汉字的意义。3.练中知意: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让学习与生活密切结合;根据情境选择正确的汉字或词语,学练结合促运用。教师通过“读—辨—练”三个环节的教学,将识字教学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在阅读教学课堂上,吕佳蓉老师以关键问题为领,设置推进小问题,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时》,吕老师以“王戎为什么不取道旁李”为课堂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理解文言文意思。“看到果实累累的李子树,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孩子你会想什么,做什么?”“文中众人的表现和王戎的表现有什么不同?”“王戎为什么不取道旁李?”“从王戎的言行中,你看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一个个层层推进的问题,都是学生探寻文本内涵的阶梯。学生顺着问题品读语言,小组学习交流分享,理解文字背后的含义,发展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精彩瞬间
数学课堂
数学教研组所听的5节课中,老师们大胆把课堂交给学生,通过创设情景、问题驱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问题,然后组织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解决问题习得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郑庆老师执教《看日历(试一试)》,充分让学生动手动脑,小组合作,通过填写2016年至2022年的日历,找变化,找规律,得结论。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主动性强。
郑菲菲老师执教《百分数应用题(一)》,充分运用导学单,让学生画线段图、模拟实物图,观察比较水的体积和水结成冰的体积,再和学生一起提出并解决四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串,最后结合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设计巩固练习,实现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教学瞬间
王欢教师执教《调商练习课》时,发现学生调商经验不足时,首先设计了4道各有特点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竖式,请学生判断商大了,还是小了?为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然后让学生判断、比较、分享表达,再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最后再进行练习,极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黄莉老师执教《搭配中的学问》时,将问题首先抛给学生,让孩子们提出在搭配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个个问题。然后与孩子们一起梳理有效问题,再一一针对解决。
王宇晴老师执教二年级《练习七》,她从解决问题的方法出发,引导孩子们用画图、列表格、列算式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完成括号里最大能填几时,学生从1开始用乘法口诀去找和从9开始用乘法口诀去找,比较两种方法的快慢,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填数的特点,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与技巧。
其它课堂
艺体和英语教研组共听课4节,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各1节,课中老师们准备充分,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课后交流
本次推门听课活动真实反映了老师们常态课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充分体现了老师们在“双减”下,对课堂教学有了新思考、新变化。但也存在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方法针对性不够强、学生主体作用不突出等问题。
在本次推门听课活动中,老师们深入交流,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践行 “一本三有”的课堂观。“一本”即“以生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要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成为课堂的主人。“三有”就是有目标,让学生学会了什么,培养了学生哪些核心素养。即课堂目标明晰、具体、可操作、可反馈;有序,即课堂管理有序,组织教学流程环环相连,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活而不乱、张驰有度;有效,即课堂效率高,把课堂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实践性学习,实现人人有收获,目标全达成,师生都轻松愉快。
撰稿:敖珍 汪君 配图:刘萍 王彬
编辑:小半 责编:付艺薇 来源:四川天府新区正兴小学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四川行知教育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30294号-1 站长统计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传媒集团)红星国际3号楼1405-1409 邮编: 电话:028-86624500 13348897983
成都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