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06
关于“双减”政策,双流区实验小学外国语学校第二期走进二年级家长。
“双减”政策的落地,把孩子们从繁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解放出来,家长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难免无所适从。
实际上,“双减”是一次回归教育初衷和本质的行动,它不是一场独角戏,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携手,为孩子健康、全面的发展撑起一片蓝天。
关于“双减”政策,双流区实验小学外国语学校二年级家长这样说:
双实外2.1班陈妍菲妈妈谈“双减”:
作为一名二年级的学生家长,一直以来对于孩子的课业问题和校外培训问题都有着些许焦虑与担心。“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广告词时常出现在脑海里,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业有成,想着报名各种补习班能帮助孩子的学习不掉队。于是孩子的很多课余时间都会辗转在各种补习班。我想这是中国绝大多数家长都会思考的问题。
孩子上补习班,对于我们家长来说是又爱又恨,爱的是补习班老师确实让我们家长减轻了些许负担,让孩子的学习不掉队,恨的是支付昂贵的补习费时的痛,对于我们工薪家庭家里有两个孩子的更是压力倍增。然而这一切,在国家出台的双减政策下悄然改变着。孩子们回到家里,没有了机械型的作业,所有的补习班也没有了,他们有了更多的阅读时间、锻炼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深入的了解了国家出台的双减政策是要求减轻孩子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后提升了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提高了校内教学质量,全面的规范了校外培训行为。
从双减政策出台,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对于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力度。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还孩子快乐健康的童年,对减少孩子近视率、肥胖率、心理疾病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将大大的减轻我们家长的压力和家庭负担。双减我们不是旁观者,更是亲历者。我们要积极的配合老师,给双减政策更大的耐心和充足的时间。优秀的孩子都是“陪”出来的,幸福的孩子都是“伴”出来的。我相信双减政策一定会落地生根,让我们静待花开。
双实外2.2班向子辰妈妈谈“双减”:
国家以雷霆之势,大力整顿教培行业,“双减”政策应运而生,这一政策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家长的“焦虑”。我作为一名二年级小学生的家长,感受深切,但是无论怎么减,对于孩子学业的重视始终不会减。首先,重复性机械性作业减少了,创造性开放式作业增加了,孩子从繁重的课业中能够找到更多的乐趣,学习变得更有吸引力;其次,阅读量增加了,体育锻炼增加了,家庭劳动增加了,真正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了,从“唯成绩论”到培养综合型人才;最后,家长的参与,不再是抽检查验,而是高质量的陪伴,陪孩子阅读、锻炼,一起观察世界、分享见闻,成年人的压力不再大量来自孩子的学习。
从来,我就不是一个“鸡娃”的家长,一向主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书面作业减少,略有一点不习惯,但是依然能够通过孩子的课堂表现来判断孩子的学习情况,还大大增加了与老师沟通交流的频率。“双减”政策,对于我来说,是重塑了一个大的教育环境,让教育重回教书育人,老师不再拼业绩,当然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专注于教育,师者,依然传道授业解惑也!
双实外2.3班贾钰淼妈妈谈“双减”:
我的女儿是一名二年级的学生,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各种校外的培训班取消了,学校放学后的家庭作业也减少了。对于家长来说,刚开始是焦虑的,怕孩子没有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怕孩子文化课知识掌握不牢固,怕孩子养成懒惰的习惯等等。但慢慢地,我发现这种焦虑是多余的,学校开设了延时课,孩子利用延时课的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文化课的学习任务和作业,学习也并没有落下。反而回家后自由安排的时间增多了,孩子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参与家庭家务劳动,阅读喜爱的书籍,培养其他文艺爱好等等,亲子关系,家庭氛围也有了大大的改变。
双减以前,看到别的孩子都报了各种的培训班,想到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落下,于是不停地自我内卷,也给自己孩子报名各项培训课。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孩子的周末总在不同的培训机构度过,说实话孩子挺累的,我们也挺疲惫的,不光是金钱方面的,还是心理方面的。
现在,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高质量的陪伴,我们可以慢下来,听听孩子的想法,关注孩子的思想行为,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生活上的、学习上的、思维上的……,提升孩子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能力,教导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开发孩子的兴趣爱好等等,周末也能陪孩子多出去看看,看看外面的风景,看看外面的新鲜事物……渐渐地,我发现孩子更愿意和我们分享,更愿意敞开她的心扉,说说她高兴的事,讲讲她难过的事,谈谈她觉得有趣的事,亲子关系也更加密切了,家庭氛围也更加和谐了。
双实外2.4班张纾涵妈妈谈“双减”:
自今年9月,“双减”政策在全国推行实施以来,不少家庭确实感受到这一政策带来的变化,孩子回家作业少了,空余时间多了,校外培训周末班取消了,周内培训时间也大大缩短了,无疑,孩子是最高兴的。部分家长无论是在作业辅导上,还是经济支出的负担都明显减轻不少。但是我们仍清醒地知道,中高考选拔人才的方式和标准没有变,在短暂的放松之余,家长都纷纷焦虑起来,如何让孩子轻松状态下的学习高效起来。在这样的政策指导下,又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呢?就此我有一些想法与大家分享:
1、减数量、不减质量
孩子的作业基本都是在学校的延时辅导时间完成的,回家几乎没有作业,作业的数量确实减了很多,但是孩子的“能力”却不能减,这除了依托老师们在学校的高效教学之外,家长们也不能做“甩手掌柜”。关注孩子的学习,督促孩子养成预习和复习的好习惯,对知识进行归类汇总,对学校已经批改过的作业及时订正错误。只有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们才能真正轻松放手,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孩子自己的事,知识才能内化为能力。
2、减负担、不减责任
以前作业多,课外培训内卷严重这些无疑都成为了孩子和家长的负担,但是现在作业没有了,课外培训取消了或者时间缩短了,那么空闲时间怎么安排?家长就任由孩子玩游戏、看电视吗?当然不是,这时候孩子更需要的是家长的陪伴。家庭教育是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可以教给孩子生活必备的劳动技能,如:整理房间、打扫卫生、清洗衣服等,还可以陪伴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与孩子一起阅读,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还可以督促孩子养成坚持运动的习惯,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促进孩子身心的和谐发展。
3、减学科培训、不减综合素养
“双减”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孩子,而且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特有的天赋或才能。我们家长能做的就是尽力去挖掘这潜在的才能,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专注练习,不断发展,将爱好发展成特长,不断提高综合素养。
总的来说,“双减”政策无论对孩子还是对家长都是一件好事,我们在享受轻松之余,对孩子的教育更有针对性了,孩子的个性也能因此得到更好张扬,让素质教育更深入实施。
双实外2.5班邱晨洋妈妈谈“双减”:
“双减”:中国教育改革新起点。一是减少校内作业量,减轻学生负担。二是减少校外培训负担,从严治理校外培训机构。
为什么要双减?一是国家需要通过高考选拔真正的,最高最精英的人才,去攻克芯片、航天发动机等这些高科技的东西,而不是通过上辅导班考出来的高分的孩子来抢占名额。二是国家需要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就需要大量的去工厂里做事的技术人才,就需要高考分层人才,而不能让上辅导班影响分层。三是教育不能被资本所掌控 。四是辅导班占据了孩子所有的时间,孩子的时间全部拿去应试了,孩子就没有时间去发现它的热爱,发现他的天赋,社会不光只有成绩,完全应试,要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才能适应社会。
但我们家长和孩子要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作业减少了,一二年级不用考试了,三年级以上考试难度降低了,但是我们能读高中的比例只有50%,高考的难度却一点没有降低,反而还增加。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能做什么?我们是继续做一个无知的家长,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还是我们家长也要学习,提升自己,为孩子清晰目标,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能力,或者强大的心里素质,抗挫折能力等等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以及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对,教育焦虑“减”了,教育观念“转”了,我们家长的思想观念也要转变,我们不能只依赖老师,我们家长要学习,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配合学校,配合老师,为国家培养更优秀的人才,一起加油吧!
双实外2.6班林子睿妈妈谈“双减”:
“双减”政策实行,孩子在家时间充裕了,怎么安排?“双减”政策后,怎样让自己的孩子脱颖而出?“双减”政策后,对家长有什么影响?很多人调侃“拼爹”时代正式到来,有网友表示,“拼爹”拼的不是家长的学历、财力,而是家庭教育的理念,素养水平和维护亲子关系的能力。家庭教育实质是生活教育,核心是让孩子成人。充分思考之后,我竟心生欢喜,其实,这样的政策让家长的角色回归,家长更像家长了。但同时,也需要家长做一些调整。
孩子的作业在学校就完成了,课外班也不上了,回家后,空余时间增加,我带着孩子可以培养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阅读习惯等等,养成了这些好习惯,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能自己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成长。
同时弹性的时间,我们也鼓励孩子拥有艺术,体育类的兴趣爱好。
厘清家庭、学校之间的关系和责任后,孩子学科学习的事情,放心交给学校,我们则全身心地陪伴孩子的成长,这也将成为孩子应对未来制胜的法宝。
双实外2.7班杨羽墨妈妈谈“双减”:
大家好,我是2年级7班杨羽墨的妈妈,今天跟大家分享下我对双减政策的的一些感想。作为一个80后的家长,处在“赢在起跑线”、全民“鸡娃”的大环境里,没有坚定的内心,很容易被影响。MoMo还在幼儿园傻玩儿的时候,我身边朋友家的孩子已经在上培训班上培优课了,可以轻松完成100以内加减法,而我们还在依靠手指数数;当我们进入一年级还在用凑十法做加减时,别人家的孩子已经开始进攻奥数了,看到这种情况我内心还是很焦虑很矛盾的,一边担心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一边又怕因为我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剥夺了她的快乐童年,我就在这个矛盾的焦虑中陪着孩子过完了一年级。
而‘双减’就像重启开关一样,强制暂停我的焦虑和迷茫,给了我重新思考的机会,能让我静下来想想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处在瞬息万变的科技时代,孩子们的未来变化不是我们父母所能够掌控和想象的,作为家长我们要把眼光放长远点,不能只盯着分数,评价人生的方式不仅仅是赢在起跑线,能够完成马拉松的才是高手。他们更需要独立的思想和时代主人翁的责任感,所以我们不能用我们的经历来要求和培养我们的孩子。“双减”政策把周末的时间还给了家长和孩子,这就要求我们家长要有更多的耐心去陪伴孩子,帮助孩子提升学习能力,使她的自我强大起来。
一半是风尘仆仆,一半是星辰大海。也许极尽琐碎,却也浸满美好和温暖。相信,落实“双减”政策双实外教育人追梦的脚步永远不会停下……
编辑:小半 责编:付艺薇 来源: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外国语学校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四川行知教育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30294号-1 站长统计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传媒集团)红星国际3号楼1405-1409 邮编: 电话:028-86624500 13348897983
成都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