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24500 87512291 13348897983

投稿邮箱:sctxzvip@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州频道 > 成都 > 青羊区

成都市实验小学校长李蓓:2020秋天,把未来用专业做厚

李蓓(成都市实验小学校长)

四川行知教育网讯::这个秋天在雨水浸泡中缠绵而至。2020年注定不平凡。很幸运我们如常般迎来了新的学年,新的年级,新的校区,看似平常的日子因2020而显得特别珍贵与珍惜。

实小的九月不热但很火,在“智·未来”学年主题牵引下,每个团队相机而动,热火朝天,在通往未来学校建设的迭代升级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他们用“我就是未来”的口号让实小的发展有着豪迈的气场与坚定的方向。

未来学校建设需要一起革故鼎新,需要一场思想碰撞,需要一轮校园再造,需要一番流程再建,需要一组核心场景,需要一次专业提档。在实小校园里,时时可寻专业研讨,处处可见专业自觉。最美的风景莫过于在老师们的课堂上与学生的共生共长。走进课堂,下潜至深,不论是管理团队还是一线教师。

作为校长需要牢牢把握课堂这条主线,与分管校长一起深入课堂学习,为期五轮的未来课堂研究将研究的视角从横跨到纵深,从教材到生活,从零散到结构,从边界到模糊,从传统到未来。忙是每个校长的标签,但我清楚的知道只有做好时间管理,尽可能多的深入课堂,深究教学,未来学校建设的内核才会越来越具备含金量。

校长听课的指向与目的是什么?如何做好每期每年教学研究的发展指导,如何捕捉前沿教学研究课题并结合学校实际进行链接,这是摆在校长面前的专业话题。九月至十月中旬我梳理了听课次数及版块,比较清晰的看见校长专业动线和专业关注。

 一、 行政共听的“开学第一课”,这是传统,是教学分管的学期导引图

每期开学前,教学团队都会就新学期教学研究方向做深入思考,结合未来学校建设的推进速度与已有课堂研究、学科本质和时代发展做最好的结合与思考。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很多质性的改变,许多职业也在时代的进程中消失或退出,如何结合学校学年主题“智·未来”,用“教育+人工智能”的理念来思考课堂改变,开学第一课各学科亮出了各自的思考。语文组沿袭学科本质的“从阅读出发”,拉开了整本书阅读系列研究的序幕;数学组“走近大数”跟智能时代的大数据很好呼应,而专任学科组的科技智联生活则想通过技术的体验与学习让我们的生活更为便捷。

“开学第一课”各组围绕研究主题集体备课,统一实施,又跨学科交流、学习、比较,看见优点,反思不足。一课导引,马力全开。

二、一线老师的“赛课活动”,这是融合,是教学团队的课堂革命

分管校长很好地融合了本期青羊区掀起的赛课活动及市赛,在整个教学楼拉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课堂革命。一人参赛,全组教研,这是赛课时实小的风格,以赛促长,以赛促建。

走进每个赛课老师的课堂,周围一定挤满了前来听课和参与评课的老师。教研是需要场域和氛围的,积极正向的研究活动会点燃每位老师。赛课一定会有赛点,一定会有创新点与突破点,在学科领域内做了哪些设计,教学主题的选择是否适切,环节的设置是否恰当,重点的表达是否突出,师生的主体是否突显,未来的气息是否强烈等等等等。有教研员和专家的亲自把脉,有同伴老师的深度针砭,有分管和校长的直言不讳,有参赛老师的虚心至极。我看到的课并不完美,但却看到很完美的教研团队。彼时,结果已不是最重要的,过程才显得尤为重要。

三、“校长听课日”的学科聚焦,这是调研,是督促学科建设的“压缩效应”

校长听课应该是有计划性与倾向性的。九月初与美术组约课,到他们组进行为期两天的深入调研。美术组在完成了新老更替之后有个适应期与阵痛期,需要在更迭中迅速的崛起与起航。校长听课日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动力,与美术组共同在听课之余商讨本组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特色。

书画同源的会意创画:“字说字画”,在传承中串联了语文学科;“古诗美一周”将语文、信息技术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古诗创编让老师们非常激动,创意满满;神奇的热缩片、水墨漫画、石头画、定格动画......思考讨论行动,美术组的能量被激活,他们主动突破舒适区,联动一校三区美术组,开启了新一轮美术教学研究。这样的督促是在非常时期的必要作为。

 四、“校区督导日”的专业动线,这是小考,是绘制校区教学研究的“多点地图”

2020年一校三区正式开校,新校区在各方面都需要扶持与指导,课堂教学作为集团督导的重要指标隆重上线。一月一个主题,既能把握教师课堂实施的落实程度,又可指导校区教学研究的重点方向。

两个校区三位老师的教学现场,凝聚了新校区建成后大家对专业的关注与投入,也聆听了校区老师对于教研形式与教学指导的意见与建议,合成了校区老师教学常规的基本印象。一月一点,待学年期满,可以绘就高品质教学的多点地图,也非常务实地将教学研究的重点难点通过小考的方式交付到校区,指导其关注内涵建设、专业发展、教师成长,看见课堂,看见成长。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我特别想收获的是专业认同感与幸福感,带着我的老师们一起深耕课堂,深研课程,为孩子,为未来,我们用专业把未来做厚。

编辑:伊佳

责编:付艺薇

来源: 成都市实验小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