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1-10 来源:巴中市教体局
南江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坚持把教育事业作为脱贫奔康的基础工程、先导工程、民生工程,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教育品质,着力打造川东北素质教育示范区、川东北教育强县。
强化党的领导,教育职责全面履行。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工作摆在优先发展位置,成立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多次研究部署重大教育问题,制定了《南江县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方案》《南江县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召开全县教育大会和教师节表彰大会。新成立县职中党总支、正直中学党总支、红塔小学党支部,城乡35所学校党组织结对共建,打造党建文化建设示范点28个,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5个,化解“大党支部”4个,发展党员22名。教科体系统主题教育经验做法被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简报刊载。创新实施红色引擎强堡垒、红烛先锋铸师魂、红心向党育英才的“三红工程”。
强化教育投入,“三个优先”全面保障。在深化改革上优先推动教育改革,在城市规划上优先布局教育功能,在土地供给上优先满足教育需求。新建、改扩建学校85所5.6万平方米,运动场6.3万平方米,购置设施设备1.2万台(件、套)。建立教育经费投入长效机制,不断优化财政结构、增加财政投入,确保教育投入优先,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逐年只增不减。加大教育社会保障统筹兼顾力度,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
强化资源供给,各类教育全面发展。扎实开展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改扩建公办附设幼儿园33所。全县学前一年、三年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8%、85%,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74.4%。认真落实《四川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安排建设资金36万元,在赤溪镇九义校等12所学校规划建设特殊资源教室12个。推动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高位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大班额全面化解。认真落实《四川省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改建高中教学及辅助用房1.39万平方米,补充计算机800台,升级标准化考场319个。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有效化解普通高中超大班额7个。普高职高招生比5:4。
强化队伍建设,队伍结构全面优化。建立学校教职工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在编义务教育教师4551名,教职工编制空编率控制在1%以内。及时发放农村教师生活补助和乡镇工作补贴,逗硬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和年度综合目标绩效考核奖补资金,全面实行教师岗位等级每两年晋升制度,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深入开展“感党恩、强师德、作表率”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全力打造“四有”教师队伍。认真落实新教师入职宣誓、教师师德承诺和教师光荣退休欢送制度,定期开展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增强教师责任担当意识。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开展“点菜式”专题培训,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县教研室廖良国被评为全省首批中小学省级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强化教育管理,办学行为全面规范。科学下达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计划,印发《南江县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考核办法》,规范招生秩序,保障所有适龄学生全部免试就近入学。民办学校坚持学生、家长自愿原则,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同步开学,杜绝“择优选拔”现象。严格民办教育的准入制度,对民办学校办学资质、校园安全、教师资格实行全员监管,健全分类登记管理、年检和黑白名单公示制度。规范清理进校园活动14项,减轻学校和教师负担。严格监控课程设置、教辅资料使用和学生作业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强化安全管理,学校安全全面保障。制定学校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清单,召开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校园及周边治理工作会。抓实食品安全、心理健康、防溺水、扫黑除恶等安全教育和管理。开展食品安全、危化物品和校园周边环境等专项整治。全县中心小学及以上的学校建警务室90个、谈话室90个、心理咨询室(一室多用)62个,视频监控全覆盖。全县1000人以上的22所学校,建成安全风险防控预警系统。健全学校每天一小查、每周一大查、每月一研判的隐患排查机制,建立问题台账、落实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限定整改时间,实行销号管理。(核稿:符晓)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四川行知教育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30294号-1 站长统计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传媒集团)红星国际3号楼1405-1409 邮编: 电话:028-86624500 13348897983
成都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