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02
四川行知教育网讯:有这样一所学校,它坐落于万亿汽车产业的制造基地龙泉驿,自2007年成立以来深耕教育,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教育奠基,培养具有国学根基和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它就是川大附小东山学校。
学校秉承川大附小百年文化基因,针对地缘文化差异以及多元移民文化挑战,积极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成长为区级民办示范学校、社会组织5A级单位、成都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成都市党建示范学校、成都市体育科技航模传统校、成都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四川省民办教育十佳学校等荣誉。这些荣誉的背后既体现了川大附小东山学校在育人方面的责任与担当,又显示了作为一所民办学校的实力。
走进校园,立刻被鸟语花香,如同公园般的校园环境所吸引。早在学校建立之初,在校园环境的打造上就规划了为孩子们开展自然教育的植物多样性种植方案。立足校内生态全景,以项目式、主题式、探究式的学习路径努力实现儿童与自然的联结,建设一所亲自然主义的学校。“对于孩子们来讲,学校即是学习文化的场所,又是生活与成长的地方,校园内外与周围的环境,会影响并伴随着孩子们成长,好的环境会培养孩子们的博爱情怀与高尚品格。”13年来廖校长见证着校园内每一棵植物的长大和孩子们的茁壮成长。
学校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勇敢、淳朴、灵动、文明”的小公民为目标,在课程建构上刚性和弹性相结合,设立了学科育人课程、生活实践课程、个性发展课程结构融合的三大类课程。开设了乐高创意师、航模、跆拳道、健美操、中国画、思维拓展、脑科学、3D打印等60多项菜单式课程供各学段学生个性化选择,丰富的”课程超市“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无限可能。让生命在各种综合实践活动中经历、体悟、进而生长,为孩子的学科素养和非智力因素等潜在素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学校坚持“生本教育”理念,推进“三首”理念下的教学改革,推行“五官课堂”,充分调动巧嘴、亮眼、慧眉、聪耳、灵鼻的功能,让课堂成为生长智慧,焕发师生生命力、思维力,生长核心素养的地方。首学是让学生前置自主学习,培养他们尝试探究的习惯;首位是充分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首创是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在实践中实现思维的纵深拓展和知识的外延。学校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努力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积极因素,找准切入点,进行创新意识渗透,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廖校长提到学校的两大宗旨:第一,习惯养成教育。通过一段时间的学校生活,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第二,传承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相结合,通过儿童与文明、儿童与社会、儿童与科学、儿童与艺术、儿童与自然、儿童与自我的各层关系,开展来源于生活和还原于生活的教育。为此学校在学生教育课程体系上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并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形成了鲜明的教育特色,学校既承担了政府对教育的要求,也回归到了教育的本质。
多年的从教经验,廖校长始终坚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极大的潜能。担任川大附小东山学校校长以来,他在工作中倡导老师们“用自身言行的正能量”影响和鼓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积极了解同学们的诉求,力求做最适合他们的教育。
学生减负就要从老师开始减起,在学校管理上廖校长一些打破常规的管理方式让老师和同学们的幸福指数倍增。”花脸备课“”步行作业“”五官课堂“”批阅式检测“四种教学管理方式让全校师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实现教育的良性循环。
川大附小东山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管理体系不乏敢于创新、勇于求变的锐意精神。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积极拥抱变化中持续创新的川大附小东山学校必将在未来民办教育的舞台上,续写教育的新篇章!
编辑:伊佳
责编:付艺薇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四川行知教育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30294号-1 站长统计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传媒集团)红星国际3号楼1405-1409 邮编: 电话:028-86624500 13348897983
成都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