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24500 87512291 13348897983

投稿邮箱:sctxzvip@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州频道 > 成都 > 锦江区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童心童趣寓于教,群策群力话识字

四川行知教育网讯:一年级语文组识字教学主题教研,教师多一分思考 学生多一分收获。

识字能力是低段学生学习能力体系搭建的基础与关键,所谓“人生聪明识字始”。为了提高一年级孩子们的识字能力,同时体验识字的乐趣,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一年级语文组开展了识字教学主题教研。邱华校长、高涛行政常务副校长、教导处陈海燕老师与一年级语文组老师一同参与了本次教研活动,凸显学校对于低段识字教学的高度重视。

课例展示《小小的船》

刘琬玥老师带来儿歌识字教学《小小的船》课例展示。刘老师以看图识字的方式引入课堂,让孩子们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在增强孩子识图能力的同时,培养孩子识字能力。刘老师运用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巩固、随文运用,识字方式循序渐进、识字流程环环相扣。刘老师用生动的语言调动课堂,孩子们充分参与,充当小老师,课堂妙趣横生,师生享受着识字的快乐,充分展现了教师的课堂智慧。

教学研讨

展示课后,刘琬玥老师就四单元识字教学进行心得分享,并展示出自己的心血:“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教学”的教学策略和建议。

为充分明确识字的路径形式,一年级语文组以教材为基础,深入钻研部编教材编排特点;结合教师个人经验和经典课例进行识字预测;基于课例《小小的船》探讨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的教学策略……大家各抒己见,互相切磋,确定了未来识字教学的基本样态。

经验最终要到实践中接受检验。吕圆圆老师以《秋天》为例,从看图识字、偏旁识字、拼音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阐述识字教学的预习、习得、迁移和运用。大家一致认为,识字教学包括但不局限于课本,应采用“1+x”的方式,识字后应进行多形式多方法迁移运用,创设情境,让识得的生字回归生活,拓展延伸,强化识记,以提升孩子们的阅读能力。

每天进步看得见

习得和运用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真正将书本的知识进行迁移。你是否好奇这群刚刚进入小学课堂的小狮子们经过两个月的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教师多一分思考,学生多一分收获。识字的世界丰富多彩。探究识字教学的不同策略,既为老师的专业成长助力,更为孩子习得“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哪种方式识字”的能力做好了前期准备。

编辑:伊佳

责编:付艺薇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