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24500 87512291 13348897983

投稿邮箱:sctxzvip@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头条

张凤琼名师工作室丨优课展风采 共研促成长

春韵未尽,浅夏葱翠。5月,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张凤琼名师工作室围绕“优课展风采 共研促成长”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教学研讨活动。进一步探索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素养课堂的教学模式。

4月30日《做个百数表》课堂上,邓丹老师带领学生们经历了从补全表格到发现规律的过程,实现了从“动手操作”到“动脑思考”的思维进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逐渐探索百数表中数的排列规律,从简单的数字填写到深入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5月8日工作室成员周冬梅执教1.12班《青蛙吃虫子(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课堂上,周老师让同学们经历了完整的计算课流程“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列式计算——探索算法”。学生与老师配合默契,学生大方、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适时给出合适的评价。



5月15日,周千熙老师精心设计《回收废品》教学环节。首先借助主题情境,引导学生寻找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接着,周老师通过“画一画、比一比、说一说”等直观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断向学生提出具体问题,帮助学生逐步理解“比多比少”“同样多”以及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5月22日,何小燕老师以“回收废品”为教学情境,巧妙地将环保意识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何老师注重创设丰富多样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通过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到形成表象、再到抽象出算式的过程,学生对加减法的意义有了更深刻地理解。同时,组织了多种直观操作活动,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有效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秉持“知识为基,思维为核,能力为用”的教育理念,这正是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生动体现。从《百数表》中对数的规律的探索,到《回收废品》中对方法的提炼,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思维得到了锻炼,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风正潮平,扬帆正当时;任重道远,策马更需勤。未来教研路上,老师们将不断沉淀经验,齐心协力开展研究,以学促教,持续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