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14
四月的双流,春樱未歇,新叶初绽。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成都市双流区2025年春季小学德育教研活动在成都市艺体中学附属小学隆重举行。全区德育工作者齐聚一堂,以“家校沟通”为主题,共话沟通艺术,共绘育人蓝图。这是一场智慧的碰撞,更是一次心灵的共鸣。我校的刘丹老师作为代表在会上做主题为《家校沟通的三重奏:建立、破局、升华》讲座。让我们一同回顾那些闪耀着爱与智慧的精彩瞬间。
良好家校关系的建立,能够帮助低段孩子更好地适应新学习、新生活。为了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刘丹老师采用了“四个一”的方法在家校矛盾发生前就与家长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开好第一次家长会、做好第一次家访、用好第一个微信沟通主阵地、重视第一阶段学生习惯的培养。除了以上“四个一”的方法,刘丹老师还十分重视学生“五个意识”的养成:生活自理意识、安全意识、规则意识、社会交往意识和学习意识。
卓越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低段学生在入学之初如果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今后因为安全事故、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而引发的问题,从而减少家校矛盾。
闭门谢落花,花絮偏从窗隙入;苦心避波澜,涟漪自向砚中生。教师是捧着湿土的匠人,既要顺应泥胚天然的纹路,又得在它干涸前塑出形状,而风和雨始终会参与这场创作。面对家校矛盾的对立局怎么办呢?刘丹老师采取的是“一二三法则”:坚定公开表扬,私下批评的原则。在与家长沟通时,坚守不在家长群公开评判;不使用“你的孩子有问题”等定性语言两条红线。团结科任老师、学生和家长三方的力量共同解决。
让科任老师做好课堂内外的“情绪雷达”。
作为班主任的刘丹老师积极与各科老师联系,平时将学生的特殊情况与科任老师进行沟通,每月定期举行线上、线下学生成长交流会,让科任老师积极参与到学生成长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来,让科任老师在班级管理中也能有参与感和幸福感。
让学生成为家庭、学校的“外交官”。
作为班主任,当家校矛盾发生时,刘丹老师会安抚学生冷静下来,教会学生正确地向家长传递自己的情绪。指导学生客观陈述事实。引导学生表达自主解决问题的意愿。
让家长从“护犊心切”转向“成长型思维”。
为了避免以后再次发生矛盾升级事件,刘丹老师还注重引导家长从“护犊心切”到“成长型思维”的转变。尤其是重视以下六个方面:1.让家长意识到矛盾冲突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是一种学习和发展的机会。2.让家长逐渐认识到孩子其实具有比想象中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学习。3.帮助家长学会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和理智。4.帮助家长给予孩子理性的情感支持,既关心孩子的感受,又鼓励孩子勇敢面对问题。5.指导家长采取更加理性的介入方式,引导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6.指导家长以开放、合作的态度与其他家长和老师进行沟通。
在工作中,遇到了不同类型的家长,在沟通时的侧重点和方法又是怎样的呢?
刘丹老师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当遇到高知型家长时,稳定家长情绪,肯定家长想法,探讨教育理念,寻找合适方法。当遇到溺爱型家长时,肯定孩子长处,尊重家长感情,恳切指出不足,耐心提出建议。当遇到无助型家长时,挖掘孩子优点,树立家长信心,用真情打动家长,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家长。
只有当家长学会用显微镜发现冲突中的成长契机,用望远镜看待短期挫折的长期价值,才能真正实现从“护犊者”到“领航员”的蜕变。这种转变不仅保护孩子,更是家长自我成长的重要修行。
教育如同耕耘一片希望的田野,预防是播撒的良种,解决是及时的灌溉,而反思则是那沉淀智慧的沃土。当我们细心地防患于未然,妥善地化解每一个冲突后,更要像园丁在暮色中驻足回望——今天的耕耘可有不妥?明日的生长该如何引导?每一次用心的反思,都是对教育本质的叩问,都是下一次相遇时更温柔的铺垫。
为了巩固家校关系,使家校关系更加升华,刘丹老师还做了以下工作:召开主题班会、开设家长课堂、跟进家长反馈。
当真诚成为习惯,沟通便自然流淌;当关爱化作日常,理解便水到渠成。一次真诚的对话,都是心田播撒的种子,终将在岁月的滋养下,生长出理解与信任的绿荫,如此家校关系终将在不断重建与升华中,抵达教育最美的境界——你懂我的良苦用心,我知你的殷切期盼!
活动最后,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德育研究员段旭老师作总结发言。她高度肯定了刘丹老师在家校关系处理中的实践智慧,指出家校共育没有标准答案,但永远以‘爱’为底色,以‘成长’为航标,愿我们继续做教育的点灯人,照亮孩子,也温暖彼此。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家校共育则是这场遇见中最动人的风景。本次德育教研活动虽已落幕,但双流德育人深耕家校沟通的脚步永不停歇。让我们以今日之思为种,明日之行为犁,共同浇灌出更加绚烂的育人之花!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四川行知教育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30294号-1 站长统计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传媒集团)红星国际3号楼1405-1409 邮编: 电话:028-86624500 13348897983
成都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