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柳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堂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的习作指导课。课前,何老师通过“晓黑板”做了学前调查,根据学生情况做了突破难点的微课。微课内容新鲜有趣,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以更为多样的形式明确指导学生习作中的难点,课堂上孩子们观看微课全神贯注,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共同交流习作要点,课堂气氛浓厚。
孩子们合作探讨,通过多媒体呈现出自己小组的构思单,全班共读共同修改,大大提高了课堂指导效果。信息化技术的融入,改变了习作教学的原有面貌,对孩子们的习作帮助显而易见。那么孩子们到底写得怎么样呢?通过孩子们的作文可以发现,经过细致的指导,孩子们对本次习作的重点把握十分准确。
课后,罗良建老师做了《习作教学与思维训练》的专题讲座。罗良建,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研员,中国写作学会中小学写作教学专委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国培专家库专家,教育部中小学语文质量监测标准制定专家,成都市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成都市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语文教学通讯》《书法教研》等杂志编委。参与小学语文教材及其教师用书编写或修订, 100余篇文章在《人民教育》《基础教育课程》《语文教学通讯》等刊物发表;教学成果曾获四川省人民政府二等奖,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等。
罗老师提出以聚合思维方式来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帮助小学儿童学握丰富的、生动的感性知识,交给儿童思考问题的方法,教会学生以直观材料帮助思维,注意教给学生逻辑推理的方法。罗老师指出:在观察、想象、组织语言等一系列过程中无疑加强了思维的训练,再通过临摹、写生、训练,让孩子们学会将内部思维转化为外部语言,这便是写作教学与思维训练的双向结合。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习作专题研修”研讨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但是老师们对于信息技术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的探索不会就此止步。
编辑:虹越
责编:叶茂
来源:成都高新区中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