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倩老师那童真童趣的声音,一下子把全体同学带入了童话的世界《巨人的花园》。揭题时,马老师深度挖掘了童话类文本的特点,让孩子们回答从题目中的哪个词语看出这是一篇童话,孩子们自信满满地回答“巨人”。紧接着,马老师带领大家走进自学自测环节,让孩子对课文更加熟悉。对于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马老师进行了智慧建构。将“页”字旁的字“硕”、“颊”;形近字“缕”、“搂”归类教学。对于难理解的词语,马老师提供了文中的语境,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孩子们充分掌握。马老师的词语教学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课堂的最后,马老师给孩子们提供概括文章内容的支架——插图,让孩子们掌握了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
上完第一节预习导学课,同学对巨人的花园充满期待。王培亚老师就带领同学们走进《巨人的花园》精讲点拨课。王老师在带领学生回顾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角色扮演读、对比朗读”等方式,带领学生对比巨人回来前和回来后花园发生的变化,认知了对比的手法及好处。再让学生运用对比的手法,找出巨人前后不同表现的句子进行对比,发现巨人语言、态度、行为发生的改变。再运用与前文对比的方式,想象巨人拆除围墙后孩子们在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读懂了故事内容,读出了情感的变化,读懂了蕴含的道理。
课后,川大西航港实小的老师们纷纷发表自己对这堂课的看法,周导也热心地为大家解答心中的疑问。周导提出预习导学课的难点就在老师自己建构词语的能力以及训练孩子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精讲点播课的难点,就是寻找一个切入点,贯穿全文的学习, 切不可贪多求全,尤其是像童话这样的长文章,一定要一课一得。周导的理念也印证2022年新课标提出的: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在一堂课中可以紧扣一个读写点来落实核心素养,将零散的知识形成结构化,培养学生的结构性思维。
窗外的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周导师的教导犹如这一滴滴雨,在每个人的心中荡起了涟漪,启发大家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改变固有的思维,不断提升自我!
编辑:虹越
责编:叶茂
来源:双流区实验小学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