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24500 87512291 13348897983

投稿邮箱:sctxzvip@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四川天一学院以主题教育为动力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连日来,四川天一学院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将主题教育融入到教学工作、学生管理、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中,本着难点去,朝着实处干,想方法,添措施,两手抓、两手硬、双促进,推动学院重点工作有力有效推进。

与提升教学质量相融合

11月12日,护理系一次常规的教研活动吸引了学院其他系部教师观摩。该系新进教师在短时间内成长飞速,“导师制”培养机制获好评。

本学期以来,护理系扎扎实实推进主题教育,召开专题会议仔细查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了解到新进教师教学难点后,护理系迅速剖析原因,拿出举措,认真抓落实,一方面助力新进教师成长,另一方面促进了系部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自9月启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学院注重组织引领、精心策划、营造氛围,将主题教育作为学院内涵质量建设的重要内容。学院分波次进行集中学和自主学,通过以一系列配套活动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全院上下开展“大调研”,重在整改解决,推动工作,各支部采取边学习、边调研、边整改、边推进一体化推进,成效明显。

教研活动形式单一是学院各教研室每周例会难点,如何扭转这一局面,切实整体提升教学质量,抓实教学诊改工作,促进学院内涵建设。

11月以来,学院在开展主题教育中深入调研,查摆问题,制定一系列整改措施,通过教学示范课、专题讲座、专业剖析和成果分享等方式,破解教研活动形式单一难题,让教师真正在教研活动中取长补短、学有所获,确保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取得实效。

与助力脱贫攻坚相融合

11月19日,为推动学院对口帮扶松潘县施家堡乡集体经济项目——芍药基地产业发展,探索芍药种植的科学之路,执行院长杨明娜教授和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李宗慧专程赴“中国芍药之乡”、300年芍药种植历史的中江县集凤镇考察。

考察组与“双师型”教师、集凤镇农科所廖其贵专家实地调研和开展座谈交流,潜心为帮扶对象新光村寻求产业发展新路,落实科技扶贫,实现帮扶村经济“造血”,助力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今年学院进一步夯实帮扶工作力度,学院领导班子多次带队深入松潘县和贫困村,开展“回头看”大排查,了解松潘县和新光村目前发展状况,找准困难症结,对存在的困难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解决好松潘县实际困难,落实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政策。

履行担当,精准扶贫用真情、出实招。学院党委委员、院级领导干部在调研中感到,民办高校党委必须履行社会担当,发挥高校人才和智力优势,推进精准扶贫用真功、使长劲。一是选派护理系学生科相关负责人担任精准扶贫联系点松潘县施家堡新光村第一支部书记;二是投入8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共建新光村芍药基地,出资6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扶贫联系点中江县通山乡贫困村民危房修缮;三是和雅江县一起共同为联系点德差乡中德村成功申报了民政厅扶贫专项种子基金100万元,强化了雅江藏族群众脱贫造血功能。

与学生管理工作相融合

今年以来,学院切实按照“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宗旨,把为学生办实事、解难题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学风整顿,着力打通学生管理工作“最后一公里”。

近日,建筑工程系启动“学业双导帮扶计划”,以“1名专业党员教师加3名学业预警学生”为小组,用一年的时间对当前建筑工程系60名学业预警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学业指导、生活关爱,提出解决学业困难症结,帮助学生成功毕业的帮扶目标。

自开展主题教育以来,学院从学习和生活两方面举办学生座谈交流会议,学院领导班子参与,倾听学生心声,现场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学业难点和服务保障等问题,学院认真研判,为学生量身制作出帮扶计划和服务保障机制,确保学业预警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综合素养。

(叶 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