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29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西南民族大学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家民委部署,紧扣主题主线,迅速谋动、精心部署、扎实推进,以“四聚焦”“四到位”为重点,实现高起点开局,高质量推进,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一、聚焦“早”字抓筹备,精心谋划到位
坚持预热升温,打好基础。学校党委始终把主题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谋动在前,精心部署。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召开后,庚即召开学校党委常委会,及时传达学习党中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先后多次召开常委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专题研讨会,传达上级相关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的具体方案;组织全校处级干部以观看视频方式同步参加国家民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抓好贯彻,抓早筹备,抓准谋划。
坚持加强领导,强化保障。制定《中共西南民族大学委员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施方案》;成立以校党委书记杨敏和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玉彬任组长,党委副书记王永正任副组长,其他校领导任成员的学校主题教育领导小组,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内设综合组、调研协调组、材料组、宣传组、指导组。校党委班子成员当好主题教育先行者、引领者、示范者,指导抓好分管单位和联系学院的主题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上下齐心,确保主题教育组织领导到位,强化保障到位。
坚持精心部署,高点站位。学校于9月18日召开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576名党员干部参会。会议传达中央及国家民委党组关于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的精神和要求,国家民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二指导组组长赵德安、校党委书记杨敏分别讲话,就学校主题教育开展进行部署和指导,为学校主题教育“扬旗”“吹号”。
二、聚焦“实”字抓落实,深入学习到位
抓好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在深入学习上下功夫。一是学习内容丰富。9月12日至10月12日,学校采取“1221”的结构开展集中学习,即邀请校外专家来校集中1天举办专题报告,前后分别集中2个2天举办专题辅导,组织校院一体化开展学习研讨。邀请专家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辅导报告;校领导带头领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等的相关篇目,并结合学习心得,作专题辅导报告7场。二是研讨交流深入。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研讨4次,各二级党组织集中研讨70次。各级党组织围绕“教育报国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学思践悟新思想、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等专题,结合自身实际,从解决思想根子出发,谈感受、找差距、寻出路、提建议,进一步强化初心和使命,深化对民族高等教育的认识,开拓谋划工作的思路。三是学习氛围浓厚。为全校处级党员发放《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等学习资料2400余册;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网站于9月20日上线,作为主题教育综合信息平台,积极宣传主题教育进展情况和重要动态;专题网站持续推出“初心故事”系列报道,每周推出3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心得体会;依托校园网、校报、广播台、官方微博、微信和抖音等媒体平台全方位立体化进行宣传,为主题教育高效、有序开展搭建良好的宣传平台,营造良好的学习、舆论氛围。通过以班子为重点、涵盖各个层面、不同形式的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和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民族教育坚守永远跟党走的红色基因这一永恒初心、践行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这一终身使命有了更多的领悟;对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创新达成了更强烈的共识。
做实党支部学习教育,在责任落实上下功夫。引导基层党支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学好理论;开展“四重四亮”党性教育活动;依托四川省委党校对60名党支部书记进行专题培训;组织学生党支部书记17人参加专题网络培训;选派1名“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参加全国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高级研修班、2名“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参加全省高校党务工作者示范培训班;组织党支部开展党员志愿服务20余次;推荐2个党支部参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目前已通过省级评审。
三、聚焦“特”字抓亮点,精准着力到位
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主题教育与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结合起来,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起来,切实增强主题教育实效。校党委书记杨敏为2019级新生上题为《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用奋斗告白祖国》的第一堂思政课;举行以“庆祝新中国七十华诞,弘扬新时代尊师风尚”为主题的庆祝2019年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对“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学校获省部级以上人才项目、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和科研奖励的教师代表等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召开“教育报国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优秀人才交流座谈会、2019年思想政治理论课“走进泸州·点赞中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赴泸州实践教学优秀调研报告汇报及颁奖大会;启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工作,开展主题为“立德树人为根本,课程思政担使命”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活动;推动1个一级学科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名教师入选2019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并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紧扣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使命,深化“五个认同”。学校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将主题教育与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这一民族院校的终身使命相结合,找准着力点,增进“五个认同”。将每年9月定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如举办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红原农业畜牧业技术等专题培训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民族传承、匠心合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教育教学成果展、“畜牧缘、民族情--民族地区畜牧业发展状况调研百人行”主题活动成果展等活动;2名教师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艾尔肯江·库尔班作为获奖代表受邀参加表彰大会。
紧扣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要节点,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将主题教育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紧密结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一是突出爱国主义狠抓主题教育。紧扣“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开展“青春为祖国歌唱”“青春告白祖国”系列活动,各族学子用不同的民族语言同唱“我和我的祖国”、举行“我和我的祖国——西南民族大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国旗下的公开课”、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等,组织师生集中收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直播。二是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主题教育。取材四川民族地区雪山草地的长征故事,推出原创革命历史题材话剧《红色征途》;举办“我们的老院长——王维舟生平图片展”、“缅怀峥嵘岁月逐梦砥砺前行”图片展;组织师生参观“壮丽七十年阔步新时代——四川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三是网上网下联动深化主题教育。在校园网、校报、广播台、官方微博、微信和抖音等媒体平台,分别开辟“礼赞新中国”等专栏,以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发布系列师生喜闻乐见的作品,讲好民大故事,传播民大声音。
四、聚焦“深”字抓实效,统筹推进到位
深入一线抓调研。校领导和各二级党组织、各部门、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党中央关于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结合国家民委党组、四川省委有关要求,着眼学校事业改革发展实际,坚持“五个围绕”,通过设置调研专题、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深入一线,扎实开展集中调查研究。8位校领导先后深入45个处级单位开展调研。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各部门、各单位领导班子深入基层、深入服务对象开展调研。并通过撰写调研报告、适时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讲专题党课等方式,推动调研成果有效转化,调研工作往实里走。
深刻对标抓检视。结合调查研究,通过座谈交流、书面征求、设立意见箱、网络平台、深入谈心谈话等方式,进行“三听两问”,广泛征求意见。定于10月下旬召开班子检视问题专题会和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专题会,深刻对标、深刻检视、深刻反思。
深化落实抓整改。学校始终把着力解决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和破解学校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作为主题教育的落脚点,较真碰硬抓好整改。围绕整治重点,结合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广大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列出整改清单,明确措施,确定责任人和时间表。坚持边学边改、立行立改、即知即改、应改尽改,对在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剖析中发现的问题,确保件件抓到位、项项落到地。
(刘渝西)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四川行知教育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30294号-1 站长统计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传媒集团)红星国际3号楼1405-1409 邮编: 电话:028-86624500 13348897983
成都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