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22 来源:达州市教育局
近年来,大竹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实际,坚持“一盘棋”思维,统筹城乡教育资源,持续在教育补短板、提质量、增内涵上下功夫,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2017年,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
统筹资源,补齐城乡教育建设短板
优化城区学校建设布局。科学制定《大竹县城市建成区教育资源布局规划》,合理规划校点布局,推动教育资源分布均衡化、效益最大化。重点推进大竹中学、第四中学、四小、六小改扩建,扎实抓好大竹二中、七小迁建和城区新建3所幼儿园工作。城区近三年新建3所小学、4所公办幼儿园,改扩建9所学校,引进1所优质民办学校,新增学位12000个。
推进农村学校提档升级。统筹教育资源配置,投入2亿元,建成农村标准中心校27个。近三年,农村新建公办幼儿园9所、塑胶运动场26个、学校标准食堂20余个、教师周转住房943套。
聚焦关键,提升城乡教育整体水平
强化“名师+名校长”建设。近三年累计补充新教师1200余名,引进免费师范生64名;分批次组织校长到北京、上海、厦门、重庆、成都等地跟岗实训,提升校长办学和管理能力;发挥县域名师引领作用,组建“名师工作室”10个,扎实有序开展优质教师培训培养工作,全县现有特级教师10人、正高级教师4人,省级骨干教师79人。
课改驱动提升教学质量。围绕争当达州教育排头兵目标,坚持创新课程改革,不断提升县域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水平。积极搭建校长、名师交流平台,定期开展“校长管理论坛”“学科教学大比武”“名师工作室论坛”等活动,促进校长、教师学习交流;聚焦融合抓课改,积极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特色办学打造学校品牌。坚持“一校一特色”“一园一品牌”发展思路,打造一批特色学校,推进县域教育内涵化、特色化发展。坚持“全面发展、素质成才”学生培养方向,围绕“六进校园”活动,开展特色课程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全县有近10所学校自主开发了《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或“社团”特色活动;积极开展精品艺体活动,每年定期举办“中小学生艺术节”“中小学篮球运动会”“中小学足球运动会”“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等活动,营造积极阳光、乐观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全县共有15 所学校创建成全国足球特色学校。
强化联动,扩大名校教育引领力
坚持“名校托新校”“名校建分校”办学模式。依托大竹一小、大竹三小等县域名校资源,推行融合化办学模式,提升新校社会知名度。目前已组建大竹一小东湖校区、大竹三小白塔校区两个融合化办学实体,本部和分校在资源共享、文化建设、教研活动、特色发展等方面统一安排。
坚持“城乡统筹、联盟发展”思路,发挥名校辐射引领作用。引进县域外优质教育资源。大竹中学与成都七中实施“未来课堂”教学;大竹二中、石河中学、观音中学与成都七中开展“网络直通班”合作,实现教师备课、上课,学生考试同时同步;大竹一小与成都盐道街小学在学校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合作交流,推进两地教育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县域名校引领作用,实施“1+X”教育联盟建设,即1所城区名校与2—3所农村学校组成联盟,学校间定期开展挂职支教、跟岗学习、教学研讨、交流与评价,实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县域内教育一体化发展,全县共组建了6个教育联盟。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四川行知教育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30294号-1 站长统计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传媒集团)红星国际3号楼1405-1409 邮编: 电话:028-86624500 13348897983
成都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