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02
“硬核”举措护航“云端课堂”——宜宾市翠屏区师培中心:“停课不停研”助力“停课不停学”
四川行知教育网迅:宜宾市翠屏区师培中心积极主动贯彻落实上级教育部门“停课不停学”的相关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教研引领、指导、服务教学的作用,动员和组织全市教研力量,积极探索在互联网+教育的新形势下,适合学校、教师对学生居家期间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有机融合的教学内容与方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及时化解学校、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用“停课不停研”助力“停课不停学”。
一、提出一个响亮口号
为了贯彻落实好“停课不停学”工作,师培中心领导班子认真学、潜心研,精准把握“停课不停学”内涵实质。及时通过网络视频会召开中心专题动员会,党总支书记孙志明在会上明确提出“停课不停研”的行动号令,要求翠屏区各学科研训员和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第一时间迅速进入“战时”状态,面对新形势,研究和解决新问题。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用教研为“停课不停学”工作提供强有力
截至今日,共配合协助区教体局完成网络视频会议和疫情专题培训4次;组织中心志愿者共31人,到白花镇、咸熙基层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入户宣传和调查63余次;初中九个学科研训员和部分区内学校教师积极配合市教科所组织或录制教学课程,筛选优质网络课程资源,确保质量,为电视推送做好做足了基础工作;配合区教体局对全区在线学习的督查和指导,加强学校沟通,化解各种矛盾、舆情。同时发布研训员分科撰写上期期末试卷分析通知,为实施复学精准教研做好准备。
二、编织一张教研网络
研制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教研工作方案》。构建了“中心→片区→学校学科→教师个人”的学科教学连线,实现本区域内教师教学共同体,促进在“停课不停研”工作中的共同提高。特别强调只要有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内容和方式都可以,鼓励各学校和各位教师开发适合本校本学科的教学资源。确保“一生一案,不落一人”的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组织各学科利用在线平台举行教师培训活动。邀请名家名师、市区骨干教师和研训员主讲,学习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文件,交流教学经验体会,研究教学策略,对新学期教学和教研工作进行部署。此举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教师应对高考综合改革和备考指导的能力。
三、畅通一个教研平台
“停课不停研”,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师培中心落实研训员联系学段、学校制度,为学校推进线上教学、教研提供服务与支持。中心把“停课不停研”作为提高远程教育效果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教研服务与支撑作用,定期组织召开网络培训会议,指导各中小学落实好教育教学教研工作。不断拓宽教研渠道,积极组织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强化学科教研,提升指导水平。
开学视频动员会后,各学科研训员根据新要求,开启新工作模式。通过各学科教研群,甄选推送电子教材、优质教学资源;研训员24小时在线,答疑解惑;召开学科视频会,充分发挥教研引领保障作用。在学科研训员的组织下,围绕“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如何更好地学”等问题精准发力,发挥各片区、学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各级名师、专家团队教学教研示范引领作用,为学校及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线上直播的技术支持。
截至今日,中小学部筛选优质资源和推送名师课堂近1800课时,录制和筛选了涵盖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科学5个学科及初高中9个学科共215节精品课,供学校和教师选用,于2月17日开始上线播出,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高度肯定,使学生居家学习“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学得好”。
四、做好一份“在线”服务
一是扎实做好“线上教育”教研服务工作。统筹安排线上教育师资,发挥特级教师、翠屏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由区师培中心及各学校组织学科优秀教师组成“线上教育”骨干教师团队,为全区各学科“线上教育”提供教研支持;组建“线上教育”名师团队,定期开展学科专题网络教研活动,向学科教师推送新课程教改信息和教学资源;及时发现线上教学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总结推广成功案例,确保线上教学有序有效开展;针对“盲区”课程及时组织区域骨干教师网上授课,以确保学科教学内容不留空白。有条件组织教师线上直播或录播,录播教师录播前要积极、主动参加线上教育、网络远程培训,认真借鉴国内名师“线上教育”的优点,录播出自己高质量的微课。二是做好“线上教育”教师培训工作。针对停课期间对传统课堂的影响,师培中心和学校创新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实施以“网络教室”为主要手段的网络培训工作,落实以“教学资源制作、教学平台软件使用”为主要的培训内容,指导全区师生规范有效开展“线上教育”;各学校要组建“线上教育”的领导小组,负责本学校“线上教育”的具体实施工作,确保学校“线上教育”能收到良好效果。三是做好“线上教育”技术指导工作。由师培中心信息技术部牵头联系市内的电信、电脑服务公司到学校进行“线上教育”技术指导和服务,并配合各校做好网络直播和在线学习的技术服务工作,保证全区各学校有序开展“线上教育”。
五、梳理一份问题报告
“停课不停学”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应对,在实施过程中,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对于这一新鲜事物,遇到了诸多问题。为此,总支书记孙志明要求各学科研训员和各基层立即收集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师培中心分阶段把反映上来的困难、问题和建议进行收集汇总,梳理了一份问题建议,报区教体局供领导决策。突出反映的主要问题有:对“停课不停学”中的“学”的理解狭隘,有误区;基本硬件支持不力及授课平台太多;资源不优、手机影响视力、教师备课艰难等问题;关于线下学习教师督导困难、作业检查困难等问题;关于学生、家长、教师焦虑多、压力大等问题。
截至今日,共发放网络问卷4套,撰写问题报告4份约10000字,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充分发挥了师培中心参谋部和智囊团的作用。
六、制定一个指导意见
针对问题清单中的问题,师培中心第一时间制定出台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稳健推进“停课不停学”工作的指导意见》,及时进行有效的疏导和解决。重点强调:各学校要严格执行居家学习期间的有关要求;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并重;优先选用电视同步直播资源。原则为:能看电视,不上电脑;能上电脑,不用平板;能用平板,不沾手机。慎用手机看视频资源,而且用手机的连续时长、间隔时长、日用时长等均要符合有关学生使用规定,防止伤害眼睛、影响视力等;开放性作业缓处理,新授课作业精处理。为缓解家长、学生、教师压力,还具体规定“六减”:减慢教学进度,应有别于正常课堂进度,不赶课;减低教学要求,做好正式开学后查漏补缺的准备,不“一般齐”;减少在线时间,严格控制看视频、用手机的时长、间隔;减少作业数量,各学科统筹安排,总量控制;减轻教师负担,以现成优质资源为主,教师录课直播为辅;减缓家长情绪,家长以督导学生为主,少给家长布置“作业”。
通过以上指导意见的实施,有效地缓解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焦虑情绪。保障了我区“停课不停学”工作稳健顺利地推进。
七、推送一组主题微信
“疫”是无情,“育”实有道。通过翠屏教育微信公众号,聚焦一个主题,推广线上线下教学及育人典型案例、先进经验。尤其是倡导线下学习要向学生提供多元内容、多种学习方式。此举树立了正确的导向性,极大地促进了各学校、教师间相互学习、借鉴,激发了教研团队创造、创新的活力,更加有力地保障了区“停课不停学”工作的顺利推进。
人民路小学精心组织全校师生网上学习的启动仪式,非常时期,执行校长熊继华代表学校向全校教师、学生和家长们传达了工作、学习的“非常要求”和“非常期待”!青年街幼儿园的“云上青幼”,坚持线上教研、线上家访。坚守儿童立场开展系列线上指导活动:绘本时光、创意空间用游戏释放天性,以故事温养童心,特殊时刻为童年留存一段宅亦有爱的特殊记忆……“让有爱的教育随时发生”;宜宾市二中疫情期间紧抓教育教学不放松,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线上资源开展在线授课、远程辅导,尝试开展丰富多元课程,让疫情防控对学习、成长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保障学生学习生活正常运转、规范有序;宜宾市四中教师网上教学积极认真,督学有力:各年级各学科周密安排教学计划,定制疫情期间的专属教学案,确保网络教学的实效性,各学科组针对不同的学情,开展分层教学指导和课后作业跟踪,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同时依托学校心理中心资源,围绕“生命教育、科学教育、公德教育、自我教育”的主题,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大运学校直播过程中借助QQ群、微信群及时补充网络直播老师没讲到的知识点这样的“双师”模式进行网上教学,让师生隔屏相见,学习不停步;凉水井中学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综合利用各种平台,巧妙地融合多平台的优质资源,着力解决非常时期的教与学的问题,让孩子站在教育的中央,打造全新在线教学。(此外,宜宾市八中,宜宾市六中,宜宾市五中,明威初中等学校也因地制宜,纷纷制定“一班一案”的学习策略。翠屏区棠湖学校在学生线上学习方案中加上了“将手机电脑等投屏到电视”的操作指南,保护了孩子的视力,最大可能地帮助学生战胜困难。新冠肺炎疫情阻挡不了网络空间的畅通,阻挡不了教师“隔空教学”、学生“宅家学习”的热情。
截至今日,推送的微信主题分别为“问题及解决办法”、“居家线下学习内容及方式”“学校创新行动”等,获得了学校、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保障了全区“停课不停不学”工作稳健推进。
八、传递一份教育温度
精准到人,确保教育教学“有温度”。本着对每名学生负责的态度,精准施策,对各学校不具备上网和学习条件的学生进行排查摸底,保证不因为远程教学而忽略任何一名学生。防疫期间,全区通过网上在线学习的学生达12.5万人。对不具备学习条件的7100余名学生,均实行“一生一案”帮扶措施;把学校的温暖通过学校及老师传递给每名学生,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在疫情期间掉队。
截至今日,翠师培中心在广电5个频道6周连续推送,精选优质课程资源小学低段、高段各300课时;初中七年级240课时;八、九年级各270课时,确保翠屏孩子“一个不少”有平台在线学习。组织每天推送2-3节翠屏名师直播课,现已经完成3轮60堂优质课,同时与cctalk、电信、移动等平台合作,全天候推送,实现随时点播回放。
九、组织一堂开学“盛宴”
这次疫情值得研究的是返校开学的第一课,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让“抗疫”自然渗透其中,既让孩子感受到学科教学的魅力,又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这样,师生这次“迟到”的见面就显得特别有价值,更是一堂有意义的“学期第一课”。
师培中心实施积极谋划,协调筹备疫情结束后的“开学第一课”。这项主题活动由区教体局牵头,师培中心具体实施,宗旨是对孩子因势利导,进行生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动员全体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截至今日,共完成镜头拍摄约3小时,收集到素材79.9GB,46所学校图片约2000余张,短视频约600余个,文字材料约30000余字。初步完成前期制作。各项工作正紧锣密鼓落实之中,让我们共同期待,一场翠屏师生、家长近20万人的在线直播开学仪式。
十、珍藏一册“集体记忆”
为充分展示翠屏区广大师生勇战疫情,全心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的良好精神风貌,进一步凝聚起众志成城战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师培中心于3月15日确定面向全区各中小学学校开展“停课不停学、翠屏在行动”典型案例和论文征集活动。对收集到的典型案例和论文整理后《翠屏教育》防“疫”专刊。征集时间从疫情期间教师准备线上教学资源起到4月10日止。通过收集整理、反思,留存和珍藏一份翠屏教育人在2020年春天的“防疫”相册和“集体记忆”。升级后的《翠屏教育》专刊将在疫情结束后与翠屏广大师生见面。
线上共教研,不负“宅”时光。作为教育人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既可以在三尺讲台上讲好“有字之书”,也可以在视频课堂上讲好抗疫战争“无字之书”,让家庭的“小课堂”与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大课堂”实现同频共振。
“这场战役,没有旁观者,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战场。”在这个非常时期,师培中心教育人不能像白衣天使冲锋陷阵抗击疫情,作为研训员,唯有坚守岗位,做好尽力自己服务学校和师生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迎春绿意色愈浓,蕴苞含蕾待春归!疫情必将过去,让我们同舟共济,共待春花烂漫时!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四川行知教育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30294号-1 站长统计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传媒集团)红星国际3号楼1405-1409 邮编: 电话:028-86624500 13348897983
成都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