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2-11
2月10日,是既定开学的日子。朝天各中小学全面开展在线课程教学,学生们齐聚云端,体验了别样的“云开学”,经历了难忘的“第一课”。
花样“第一课”
“亲爱的孩子们:见字如面!疫情来袭,国家蒙难,神州染疡,匹夫当忧!你我均置身其中,都不能说置身事外,事不关己。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来势汹汹的敌人,不知此时此刻,你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是埋首书卷,奋发图强;还是……”早上9点,之江中学一封《致学生书》自“云端”而下,慷慨激昂,字字铿锵,一石激起千层浪。恣意昂扬的文字为孩子们开启了神秘的“空中课堂”之旅。
大滩小学幼儿园赵恬老师、杨楠老师亲身录制预防病毒的手指儿歌、洗手歌微课为幼儿们上了精彩“第一课”。二年级杨倩老师让孩子们观看正处一线的医护人员、军人等工作视频。孩子们向“最美逆行者们”敬队礼,并为他们送上一句诚挚祝福。羊木镇幼儿园为孩子们分享了绘本《一个叫新型冠状病毒的坏家伙》《带花冠的病毒你为什么那么坏》,让幼儿们认识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学会保护自己!
曾家中学为全校师生作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预防知识”专题讲座,并开展了在线心理辅导。临溪、两河、鱼洞、汪家、马家等学校通过腾讯会议APP,上了一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视频会上,学校就疫情防控的基本知识对家长进行培训,对网上授课的形式、内容、时间等相关事宜作了详细介绍;要求教师们充分准备、认真备课、调整方式,做好在线教学;希望孩子们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在家中安心学习、健康生活;希望家长们能积极配合学校有效开展网上授课,做好孩子的监督人和引路人。
“延期开学日,正是成长时!让我们会用知识武装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从现在开始,从自身做起,不负韶华,只争朝夕!”朝天二小为孩子们送上出征的烈烈誓言。
“第一次做直播,通过精心准备,课堂效果还是很好。学生也感觉新鲜,就连平时调皮的学生都被吸引了,感觉自己就是网红!”西北小学李明森老师说。该校苏云斌老师表示,虽然一开始担心不会运用软件,但通过培训以后,自己慢慢摸索,一堂课下来,与学生互动感觉不错,就是学生在干啥,心里没有现场授课有底。
“线上教学对于孩子来说,强化了开学这一概念。孩子们已从心理上进入开学状态,很好。”“在这非常时期,有老师们辛勤付出,有你们作孩子成上路上的坚强后盾,我们就放心了……”家长也纷纷交流意见,表达感激之情。
别样“晒作业”
开学第一天,总有一个过渡期。师生交流交流感情,看看近段时间的作业,谈谈新学期的打算……新的开始,新的希望。
转斗小学对近期开展的“疫情防控,守护生命,为武汉加油!中国必胜!”德育实践活动作了成果展示。瞧,孩子们纷纷以录制手语视频、办手抄报、美文等形式为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加油鼓劲,传递正能量。
陈家小学的孩子们通过自制手抄报、视频祝福、绘画作品向祖国、疫区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六年级高小岚同学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医务战士们逆流而上。我为战士们祈愿,希望所有人平安归来”;二年级王宏睿同学在手抄报上鲜明的展示着:“武汉加油!中国加油!”;邱洪育同学动情的说:“2020,如果万事开头难,那请你结局一定要圆满……”看到孩子们真诚、美好的祝愿,老师们感到无比的欣慰。
开学前,朝天二小为确保作业检查不流于形式,学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各部门积极配合教务办,制定出《朝天二小抗疫期间作业检查指导评价方案》,并由学校校长亲自督促落实。不仅对线上作业检查评价工作要求严格,还对各班作业督查情况作了汇总通报。
大滩小学王明全老师利用钉钉布置英语朗读任务,并要求学生使用视频打卡;李宁宁老师在学乐云平台为各班逐一布置英语线上作业。沙河小学的孩子们把各自的寒假作业拍成视频或照片一一展示……不一样的教学环境,一样的教学方式。特别的环境,熟悉的指令。在老师们精心带领下,就这样,孩子们的“云开学”启程啦。
温馨“提示语”
“注意保护眼睛。遵循‘20—20—20’口诀,阅读、书写、看手机及电脑等20分钟后,要抬头眺望6米外至少20秒以上放松一下。”
“学习过程中请大家务必要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课堂疑难探讨,不在电脑前‘打坐’。”
“做好错题整理工作。每科准备一个错题本,在老师评阅作业时认真搜集整理错题,做好得失分析。”
“同学们要经常在老师面前刷‘存在感’,要通过网络经常和老师沟通。网络学习和学校班集体学习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模式,前者空间相对‘屏蔽’,后者一目了然。因为学习模式的变更你极有可能在老师面前成为‘隐形人’……”
“要合理膳食,加强课后体育锻炼,记住,棒棒的身体是新冠肺炎的最大克星!”
……
在线学习也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文化、体育、心理健康、班会、在线答疑……为了保护孩子们的视力健康,做到劳逸结合,各学校也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课时安排,老师们设计了别具一格的温馨提示。
虽隔着屏幕,师生心灵却息息相通。近段时间,老师们将化身为教学“主播”,使用小弈互动、学乐云、腾讯会议、钉钉、微信群、QQ群等多样信息化应用软件,因校制宜,因班制宜,与学生在线互动,经历一段难忘的教学时光。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四川行知教育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30294号-1 站长统计
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传媒集团)红星国际3号楼1405-1409 邮编: 电话:028-86624500 13348897983
成都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