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头条

精研“5+X”基本功 提升孤独症学生适应力

发布时间: 2025-05-16

双流特校开展孤独症学生教育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为推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强教师对孤独症学生的专业支持力,2025年5月9日,成都市双流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精研‘5+x’基本功,提升孤独症学生适应力”专题研讨活动,四川特殊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乐山师范学院郭玲副教授,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特殊教育教研员彭文平老师莅临指导,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王双亭,副校长宋文红以及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本次活动。


上午,付锦老师以《社区安全标志——禁止标志》为题,呈现了一堂生动的生活适应课。课上,付老师精心创设了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有效利用班级孤独症学生的视觉学习优势,通过动作、视频、图片、图标等视觉手段辅助教学,并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精准实施差异化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社区中常见的禁止标志。课后,付老师围绕课标、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说课。


随后,尹海东老师展示了感统个训课《蔬菜大救援》,尹老师针对个案感觉统合方面的特殊需求,巧妙设计了视觉追踪、听觉追踪、双脚跳、走平衡木等多种趣味游戏,循序渐进地提供感觉刺激,并融入认知、指令执行、社交沟通等学习元素,将感觉统合训练与功能性教育目标有机结合,实现了“训中有教,教中有康”的教育康复模式。课后,尹老师从活动设计理念、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资源、活动过程、活动总结与反思等方面展开了说课。

评课环节

专家们对两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郭玲教授指出,付锦老师的《社区安全标志——禁止标志》一课通过生活化场景、实践性活动、层次性目标任务、视觉化策略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孤独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她特别赞赏付老师将抽象的安全标志转化为可操作、可体验的学习活动,建议可以进一步拓展社区泛化练习,将课堂所学迁移到真实生活场景中。


彭文平老师谈到,尹海东老师的感统个训课综合了孤独症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本体觉等多种感觉通道,通过游戏化设计和结构化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实现多感官协同发展。她指出,课程中嵌入式的前庭觉训练和渐进式任务分解,有效提升了孤独症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效果。她建议,在后续教学中可以实施动态化难度调节机制,根据学生课堂实时反应灵活调整训练强度。


王双亭校长在总结发言中强调,两堂课都很好地诠释了学校“5+X”基本功的教学要求,聚焦课程目标、关注学生表现、展现教学智慧。他希望全体教师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化孤独症教育研究,为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做出更大贡献。


下午,郭玲教授为大家带来了《理解与支持孤独症谱系障碍学生》专题讲座。郭教授结合前沿研究和实践案例,深入剖析孤独症学生的认知行为特点、障碍影响、原因,帮助老师们更好地了解孤独症;并围绕孤独症学生的核心症状、典型行为、学习特点等方面展开,让老师们更理解孤独症。此外,郭教授还分享了一系列实用的支持策略,为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专业指导。郭教授的讲座不仅有学术深度,更有人文温度,鼓励老师们做孤独症学生成长路上的“理解者”“支持者”。


本次专题研讨活动通过“课例展示+专家点评+专题讲座”的研修模式,为提升孤独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探索出有效路径。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特殊教育教学改革,以“5+X”基本功为抓手,通过“精研学生特点、精设教学目标、精用支持策略、精准评估反馈、精细教学反思”的专业实践,助力孤独症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来源:双流特教


上一篇:探索资源教室课程建设新路径

下一篇:职教成果闪耀义卖 铺就“心”青年就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