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通人和 养习成德
宜宾市翠屏区宋家镇中心小学校(会员单位)
党支部书记、校长:汪巨茂
校长简介:
汪巨茂,男,生于1978年5月,教育管理本科学历,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宜宾市翠屏区宋家镇中心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四川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宜宾市德育先进个人,宜宾三江新区教育育人楷模。
校训解说
礼通人和 养习成德
植根于宋家中心校的办学历史与文化传统,结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从宋家中心校的办学实际与发展方向切入,挖掘学校丰富的办学内涵与深邃的学校文化,以“礼通人和,养习成德”的文化主题来引领学校的发展,着力培育“尚礼教育”的特色之路,多方打造学校品牌、内涵发展学校品质、全面提升办学品味。
学校文化主题解读
宋家中心校确定的“礼通人和,养习成德”这一文化主题,具有以下内涵:
礼通人和:礼:礼节;礼法;礼仪;礼貌。礼通:一是指“礼”是可以传递的。一个人的成长是一个知礼、守礼、达礼的渐进过程;同时还要通过知礼、达礼的其他学生来带动来影响,让大家都成为彬彬有礼的好学生。二是指“礼”是慢慢习得的。对礼貌、礼节、礼仪、礼法,任何人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慢慢习得,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
养习成德:一是指良好的品德,是一个人生存、立足、发展的根本。二是指一种理念,一种习惯。三是指一种善行,即要在学生的心中播种善的种子,给予阳光雨露,让善在学生的心中开花结果。
“礼通人和,养习成德”这个办学主题,通俗易懂,简单明了,阐述了“礼”的价值在于促使人的和谐与校园的生态,表明了“礼”与“德”二者的关联点与侧重点,更指出了从“礼”这个点切入来涵养“德行”的行动路径。
学校价值文化体系的构建
根据“礼通人和,养习成德”的文化主题和学校文化建设的要求,提炼学校原有的价值文化,以实现学校价值文化建设的新发展。
一、教育品牌:尚礼教育
“尚礼”: “尚礼”主要有以下四层意思:一是指崇尚各种礼节。二是指尊重道德规范,判断善和恶、荣和辱、诚实和虚伪、权利和义务等道德准则。三是为人做事遵守法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四是崇尚做一个有礼的人,“有礼”的人,就是拥有真、善、美的人。
二、办学理念:礼尚学堂、书香雅园
两者合二为一,将学校尚礼教育品牌贯穿整个文化系统,通过尚礼教育,营造高雅、和谐氛围,为师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幸福环境。高雅的学校、儒雅的教师、文雅的学生是宋家中心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三、培养目标:知书达礼、学有所长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儒家经典告诉我们礼对于人本、国家及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培养有学问、有知识、明事理,有礼貌、有德行、会做人的“知书达礼,学有所长”的新一代学子。
四、校训:博文约礼、弘毅致远
广求学问,恪守礼法,志存高远。进一步引申为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追求卓越等。
五、校风:求实重礼、奋发有为
“求实重礼”从内在修养、态度上来要求。“奋发有为”从外在作风、有所作为上着力。这样,内外合力,自然就会形成良好的校风。
六、教风:循礼入道、知行合一
循礼入道:克己复礼,守礼成人,循理入道。这是先师指引给我们后人的一条下学而上达的登天之路。
知行合一:提升师生素养的路径不只是理解熟记,还应当以行为始,知为成,在实践中习得,实践中运用,实践中创造,思想与行动相统一。
七、学风:明礼笃行、勤学善思
明礼笃行:旨在告诉学生应学习礼仪、把握礼节、知晓礼法,并在行动中呈现礼貌,进而把“礼”的种子植根于心,外显于行。
勤学善思:“勤学”从态度上要求,“善思”从能力上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