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头条

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外国语学校:“劳”中悟美 “动”中长技

发布时间: 2024-03-26


劳动是永恒的光荣

创造着跳跃的火光

劳动是激昂的旋律

谱写着不朽的篇章

劳动是一切欢乐和美好的源泉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帮助能能娃们在劳动中学习成长,树立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社会实践能力。各年级分中心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劳动课程,帮助孩子们收获各项劳动技能,快一起来领略能娃们劳动时的风采吧!

一年级“系课程”

我的手指能翻花

源能中心的能娃们,手持扫帚和抹布,清扫厕所,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心系起垃圾袋,仔细打扫垃圾桶。按照步骤:先扫桶后再系带,双手交叉打个结。阳光洒在孩子们的脸上,映照出他们纯真的笑容和勤劳的身影。






还有一群能娃们在学校食堂大厨的指导下,亲手烹饪馒头,面粉舞动间,童趣与创意交织。每一口馒头,都是孩子们劳动的甜蜜果实,传递着成长的温馨与喜悦。


二年级“叠课程”

“衣”心“衣”意,叠出精彩

 启能中心的能娃们都有很多花花绿绿的衣服,他们长短不一,厚薄不同,如果不叠放好,一定会把你家的衣柜给“撑破”的。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常见衣服的折叠小技巧吧!


两扇大门关一关,

两只小手抱一抱。

点点头,弯弯腰,

捏住两边放好啦!

能能娃用一双双巧手叠好衣服,成为了“叠衣小能手”。



活动照片


学校食堂的大厨和阿姨为孩子们实际操作演示了如何和面蒸馒头之后,娃娃们使出浑身解数,揉、搓、醒、发、蒸,一场盛宴缓缓拉开了序幕……


三年级“编课程”

“绳”龙飞舞

唤能中心本期的劳动课程继续与“龙”和“绳”交朋友。

在人类的文化史上,没有一种文化样式像编织艺术这样源远流长,它的历史甚至超过了绘画和文字。从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尝试着用植物的藤编制成绳子,用来捆绑东西,结绳记事。今天,我们走进“编绳”,探索“平结”的奥秘。



可口的水果,在孩子们的手中,变成了一条条缤纷、有趣的“水果龙”,瞧!它们快要从画中飞出来了!






四年级“理课程”

规整有方,收纳幸福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整理是一种思维,收纳是呈现方式。

在整理书架过程中,可能中心的同学们与各种图书亲密接触,了解图书管理的常识。琐碎的整理工作,也是对细心、耐心和责任心的综合大考验。



“好香呀,好香呀!”整个食堂被狼牙土豆的香气围绕着。快看,能能娃们洗净双手后,分工合作,忙得不亦乐乎,狼牙土豆的准备工作正有序进行。同学们依照能妈们的讲解和演示认真操作,铺桌布、洗土豆、削土豆、切条一气呵成。


最后请食堂的大厨帮忙炸熟土豆,放上神奇的调味品,美味的狼牙土豆就做好啦!


孩子们在玩中做,做中学习了生活中的劳动小技能,不仅与家长们近距离接触,跟同学们一起齐心合作完成了任务,还尝到了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真是太有趣啦!


五年级“缝课程”

小小沙包,大大快乐

别看沙包个儿不大,玩法可特别多。最近,显能中心的孩子们深深地沉迷于这一趣味十足的传统游戏。

劳动课上,老师利用精美的课件、生动的视频,详细介绍缝沙包需要准备的材料以及缝沙包的三种基本针法,重点指导学生们制作步骤、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孩子们各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裁剪布料——穿针引线——对折布面——翻面装沙——封口完成,孩子们按步骤认真制作,从眼、手、脑的协作劳动中体会到了实践的乐趣!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孩子们的认真制作下,一个个色彩缤纷、形状可爱的沙包诞生了!操场上,五彩的沙包在孩子们手中翻飞,欢声笑语回荡其中,为课间十分钟增添了别样的趣味。




学生从课堂走向自然,从单一的课本走向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劳动课程实践,这将让学生充分感受春华秋实,夏韵冬藏。双实外将继续以劳动课程为依托,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引领学生在学习中明理启智,在劳动中创造幸福!



上一篇:双流特教:聚焦资源建设与运作 共谋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外国语学校:述“重真意话平常” 评“助奋进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