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减”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推进,作为“双减”实施主阵地的学校,如何让政策真正落地,让教育回归本源,构建起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呢?
双流区实验小学外国语学校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不仅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优化教学过程两个核心环节出发,更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以学生为主体,首先分学段、分年级、分班级,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需求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研究行之有效的服务措施,将课后延时服务落实落细,不仅起到“双减”作用,还能让同学们得到个性成长、全面提升。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 “双减”政策,打造高效课堂,提升作业设计水平,不把作业带回家,双实外以“双减政策下的新思考与新探索”为题,开启“给书包瘦身”的活动。一年级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如何整理书包,采用文件袋将每一科目的书籍都用袋子放起来,避免混乱。
二三年级的孩子们学习内容增多,但是从孩子的发展角度考虑,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过重的书包对孩子娇小的身体有一定地压迫作用,容易导致脊椎受伤,所以教师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储物柜,为课本以外的物品寻找寄居点。
储物柜
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取出当天不上课程的书本以及过重的字典等,将这些都放在学校,这样不仅减轻了学生书包的重量,还提高了学生整理东西的效率,实则一举两得。
为将减负落到实处,为了真正做到“给书包瘦身”,双实外的校长妈妈和老师们一一检查孩子们的书包,亲自感受学生书包的重量,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让孩子们开开心心上学,快快乐乐回家!
新形势、新要求,就要有新思维、新方法。通过这些贴近民生、合乎民意的“双减”举措,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外国语学校以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高效的姿态,奋力答好新时代的民生卷。
编辑:小半
责编:付艺薇
来源: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外国语学校